自從於2009年收購Intellon以來,創銳訊(Atheros)在智慧電網(Smart Grid)領域的布局動作便備受關注。而該公司近來分別於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智慧電網計畫中取得成果,更顯示網通相關業者手上握有的核心技術,正是智慧電網布建不可或缺的關鍵拼圖。
創銳訊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經理鄭建生指出,智慧電網將帶動萬物上網時代的來臨。 |
創銳訊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經理鄭建生表示,該公司當初決定購併Intellon,最主要的考量在於建構完整的產品線組合。因為對提供連接解決方案的創銳訊而言,擁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不僅有助於提供客戶參考設計平台,更是能否在競爭激烈的網通市場生存的關鍵。因此,該公司過去幾年來,不斷透過購併取得如乙太網路(Ethernet)、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重要技術,均是著眼於維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至於在智慧電網市場上卡位,則是購併Intellon的延伸效益之一。
尤其自創銳訊取得Intellon的電力線通訊(PLC)技術後,陸續拿到美國政府為推廣智慧電網技術所設置的Green PHY研發獎助,並和中國大陸的江蘇電信合作展示PLC於智慧電網的應用,成功卡位美/中兩大智慧電網市場。對此,鄭建生表示,其實從通訊產業的發展軌跡來看,未來通訊產業朝向兩極化發展的趨勢已經確立,亦即以追求高頻寬、低延遲為主的傳統網通科技發展路線,另一個主流則是以設備控制與自動化為主的物聯網。事實上,就創銳訊的觀點,待智慧電網布建普及後,家電上網將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市場潛力更是可觀。因此,創銳訊除一方面持續發展各種高頻寬通訊技術外,另一方面也會在智慧電網上投入大量資源,以期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不過,電力線通訊技術早已問世多年,但市場始終不見大量普及。這樣的技術真能成為日後實現智慧電網與家電上網不可或缺的關鍵嗎?鄭建生認為,電力線通訊技術以往未能普及的原因,並非技術的應用方式不具吸引力,而是技術成熟度和應用規模不足使然。
鄭建生進一步說明,首先,就通訊應用的角度,電力線並不是非常理想的訊號傳輸媒體,因為電力線的雜訊干擾相當嚴重,若晶片供應商的技術能力不夠成熟,很難提供客戶可靠的解決方案。其次,以往電力線通訊晶片供應商多屬於中小型晶片設計公司,不僅難以多角化發展,以提供客戶完整的產品組合,更缺乏驅動市場需求的資源。因此,即便近幾年來電力線通訊技術已日漸成熟,市場仍沒有太大起色。
但鄭建生仍信心滿滿地表示,在創銳訊加入市場後,由於本身已具備無線區域網路(Wi-Fi)、藍牙(Bluetooth)、乙太網路等各種網路技術,可提供給終端產品業者完整的參考設計,再加上創銳訊本身早已在無線區域網路產業布建廣泛的通路體系,因此可望為電力線通訊市場注入更多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