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網(Smart Grid)如火如荼的推展,讓用戶端能源管理相關設備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包括智慧插座、戶內電力顯示器(In Home Display, IHD)等產品,由於市場商機龐大,已吸引許多業者競相布局,如電子製造服務(EMS)大廠鴻海也積極切入。
![]() |
資策會網多所感測網路與能源資通訊技術中心副主任陳文瑞表示,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搭配智慧插座,可隨時監控電器使用狀況,並達成遠端控制功能。 |
資策會網多所感測網路與能源資通訊技術中心副主任陳文瑞表示,智慧電表是智慧電網基礎建設的重要環節,以台灣而言,台電正全力布建先進讀表系統(AMI),將於今年完成一萬戶智慧電表設置,並預計在2015年達到一百萬戶規模。而智慧插座也是實現智慧電網的一大要角,藉此進一步蒐集各種電器的用電資訊,再透過電力線通訊(PLC)技術、ZigBee無線傳輸等方式傳回後端平台分析。因此,隨著智慧電網發展持續熱燒,相關需求也將水漲船高。
值得關注的是,搭配智慧電表、智慧插座一起使用的戶內電力顯示器,可讓用戶即時掌握用電資訊,如同使用者手中的數位電表。未來,若時間電價實施後,更可成為用戶節能、節費的利器,因而亦成為商機可期的用戶端能源管理設備。
智慧電網的商機誘人,從電力公司到後端平台服務,以及設備端的晶片商、終端產品製造商,紛紛投入該市場開發產品及服務,期搶得市場先機。然而,不論智慧電表、智慧插座或戶內電力顯示器等市場若要進一步普及,價格勢必是最重要的刺激要素。
陳文瑞分析,以去年為例,設置一顆智慧電表仍須新台幣3,000~4,000元的成本,今年則已壓低至1,000元左右。若未來鴻海加入製造行列,則有機會降至500元以下,更符合市場接受的價格。以目前廠商一窩蜂搶進布局的趨勢看來,設備成本可望持續下探。
除硬體設備的發展外,能源管理系統亦是用戶端設備發展的一大關鍵,如資策會網多所推出的雲端智慧綠能管理系統(In-Snergy)即以打造智慧家庭為目標,提供客製化的用電資訊分析及管理服務,在AMI加速布建的同時,強化後端資訊分析平台,從而提高用戶節能的效益。
陳文瑞指出,In-Snergy系統是透過「記錄用電」、「行為辨識」、「調控與提示」三步驟,實現當用則用,不用則停的原則,達到「聰明用電」境界。目前,該系統已用於統一超商(7-11)許多據點中,為各種電器布設電力感測器,再將資料傳回In-Snergy平台做用電資訊分析。而統一超商則根據此結果研擬新的用電模式。平均來說,每家參與實測的超商均有7~12%的節能效益。假設未來全面導入,推估每年可省下1.03億度電、約4億元的節費空間。
不同於日前甫宣布結束服務的Google PowerMeter與微軟(Microsoft)Hohm能源分析平台,陳文瑞強調,In-Snergy鎖定客製化、少量多樣的個別服務,以適應各種用戶需求,包括工/商業、家庭用戶,甚至於未來搶進能源、照明管理、電動車(EV)等產業,開創新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朝向綠能趨勢邁進,並讓電力調度及使用更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