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擺脫低迷的發展困境,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因而計畫朝分時長程演進計畫(TD-LTE)邁進,希望透過此一進展,可將WiMAX市場規模再度擴大。然檢視WiMAX標準規範的架構,由於第二層(Layer 2)與第三層(Layer 3)定義較不嚴謹,恐將提升與TD-LTE融合的困難度。
安立知總經理陳逸樺表示,雖然該公司未發展WiMAX相關測試儀器,但於TD-SCDMA與TD-LTE的著墨相當深厚。 |
安立知(Anritsu)總經理陳逸樺表示,即便WiMAX協會(WiMAX Alliance)著手制定新的WiMAX 2標準,提高WiMAX技術的行動性,但新規範未底定前,目前WiMAX的標準架構僅有第一層(Layer 1),未針對第二與第三層有較嚴謹的定義,亦即WiMAX未完整具備所謂的通訊協定(Protocol),導致行動性不佳。反觀由GSMA與第三代夥伴計畫(3GPP)制定的2G到3G,再到LTE或TD-LTE等技術,架構規範相當完整,因此WiMAX要與TD-LTE融合,雖然使用的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技術相似,但仍有許多困難待解決。
日前GSMA亞太區資深總監Jaikishan Rajarman來台時曾表示,WiMAX朝TD-LTE發展將是相當好的一條出路,且台灣廠商身為世界製造重鎮,未來挾LTE與WiMAX雙重發展基礎,勢必可成為最大贏家。對此,陳逸樺也表贊同,不過他仍擔憂WiMAX在架構不完備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降低其過渡到TD-LTE的困難度,將是台灣網通設備與用戶端設備(CPE)廠商較大的挑戰,且相對也意味著,台灣廠商在新的4G時代中,仍是扮演代工角色。
事實上,當初台灣政府積極參與WiMAX發展即是希望能在通訊領域中握有主導權,而不是如同2G、3G的核心IP技術皆由國外大廠所把持,讓台灣淪為終端產品代工地區,無法跳脫並進一步轉型,然而WiMAX市場發展終究不如預期,台灣廠商如何在4G通訊產業中擺脫代工地位,將為廠商亟須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