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人機發展熱潮增溫,其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而防/救災應用更是目前無人機最大的利基市場需求之一。為此,無人機業者從四大設計角度切入,致力提升無人機性能,以滿足防/救災市場需求並增進效率。
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銷企劃部經理余紹華表示,為滿足防/救災需求,無人機須朝具更具機動性、更長滯空時間、增加機體強度,以及適合多重酬載搭配這四個方向進行設計。
據了解,目前無人機大多採用92無鉛汽油或電池當作動力來源,但未來若要進一步延長滯空時間,改採太陽能供電將是必然的趨勢。若採用太陽能供電,無人機滯空時間有望達到4~8小時。
提升機體強度,則是為了使無人機可在更惡劣的天候環境下飛行,例如台灣常有颱風,或海面上的風力級數時常超過八級。無人機的機體強度必須能抵禦這種等級的風力,才能在颱風天或海上執行任務。
同時,為增進機體機動性,目前無人機多採用複合碳纖維材料打造,以降低機體本身的重量,搭載更多樣的裝備,如同時搭載相機鏡頭、光達,或是熱影像感測器等。如此一來便只須飛行一次就可得到所需的資訊,進而降低拍攝任務成本。
除上述所提的四大方向之外,易拆卸運送也是未來無人機設計時的重點之一。余紹華解釋,由於台灣地形多為高山,有時車輛難以通行,因此無人機須具備易拆卸的條件,才可使操作人員容易攜帶,因應實際需求進行機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