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bus發布全球首款無鏡頭影像感測器。為使影像記錄應用延伸至更廣泛的市場,Rambus推出兼顧小尺寸、低成本與低功耗特點的無鏡頭微型影像感測器,不僅適用於穿戴式電子、汽車等應用,更可用於所有具影像記錄需求的聯網裝置。
Rambus資深副總裁暨行銷長Jerome Nadel表示,傳統影像感測器採用折射原理,必須透過一定尺寸的鏡片將影像聚焦於感測器,再經由處理器做後續處理;其中,鏡頭為影像感測模組中體積最大的元件,因而使得影像感測器的應用受到局限。
Nadel進一步指出,Rambus所開發的Lensless智慧感測器,除去了鏡頭的必要性,透過繞射方式直接由感光元件取得初步影像,因而可大幅縮小感測器尺寸,對於穿戴式裝置或其他應用提供更大的彈性,相信將能創造未來物聯網在影像擷取方面的全新面貌。
據了解,Lensless智慧感測器是以繞射光柵技術取代體積龐大的鏡頭。此繞射光柵非常輕薄,表面採用迷你的螺旋光學設計,光線經由繞射光柵將資料傳送到感測器上,此時接收到的影像仍無法辨識,接著透過電腦演算法,針對由光柵形成特定扭曲的影像進行還原,處理器便可重現原始影像。
上述設計可解決景深與對焦的問題,由處理器完成所有光學處理,因而能省去鏡頭實現縮小感測器尺寸。然而,眾所皆知,在傳統影像感測器設計上,鏡頭品質與感光元件尺寸將直接影像成像品質,而Rambus的Lensless微型影像感測器僅提供128×128像素的影像,因而與現今手機動輒千萬畫素的拍攝品質相去甚遠。
對此,Rambus企業解決方案科技副總裁Steven Woo解釋,Lensless並非以取代一般有鏡頭的影像感測器為目的。許多應用如電子廣告看板、物體接近警示等,主要的影像需求僅在於得知是否有人接近,以及大概的樣子與動作,此時Lensless便能提供一個可用的影像品質,同時兼具小尺寸、低成本與低功耗等優勢;此外,成像品質與繞射光柵的設計息息相關,若針對特定應用設計,或結合多個光柵的加乘效果,便能進一步提升取得畫質。
Nadel補充說明,此技術目前為Rambus專利,且尚未導入商用,因此針對其商業模式與應用領域仍無明確方向;除在汽車、聯網裝置、行動裝置等顯而易見的應用之外,Rambus亦希望創造一個生態系統,提供市場發展更多全新類型的應用領域。
此外,Rambus也同步發表了Binary Pixel影像增強技術,使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感光元件在單次曝光期間可呈現高動態範圍,並提升低光源敏感度,除了能增加物聯網應用中的影像紀錄品質,並能與現有標準CMOS製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