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電網安全 智慧電表標準力求完善

作者: 陳昱翔
2011 年 09 月 06 日

隨智慧用電觀念逐漸興起,智慧電網高效配電的優勢特性勢必為未來電網的運作趨勢,卻同時也具有潛在的高度安全風險,而其中智慧電表與變頻器兩個核心裝置的安全標準制定,則是控制電網安全的關鍵守門員。
 


UL亞洲區諮詢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表示,布建智慧電網的第一步是先替智慧電表與變頻器制定一套統一的安全標準,確保了電網安全無虞,才能再談各種應用。





優力(UL)亞洲區諮詢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表示,智慧電表與變頻器深深地控制著智慧電網的安全,是由於智慧電表為其電網結構中,負責收集與傳遞用電資訊的關鍵裝置;而直接連接電網的變頻器則是擔任重要的電力調度工作,兩種關鍵裝置在運行時,都必須先保證其具備高度的安全性,才能夠進一步順利的推動智慧電網布建。
 



陳立閔進一步指出,無論是智慧電表或變頻器,主要都是針對防火、防電擊、用電資訊保密,以及電磁相容(EMC)等四個方面來制定安全標準。首先必須先對裝置進行抗外力熱源的測試,以及會不會因裝置失效而成為起火源等問題制定標準;其次是制定裝置若遭受電擊時,所能承受的電流標準;而關乎個人生活隱私的用電資訊保密制定標準也至關重要;最後再針對電磁相容的部分,如打電話會不會影響到裝置運作等部分進行相關標準制定。
 



據了解,目前UL已經和台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進行為期三年半的智慧電網標準制定合作計畫,計畫中的主要內容是針對智慧電表與變頻器兩個核心裝置的各種測試與協助制定標準,該計畫已進行半年,而在安全標準尚未制定完成前,智慧電網的發展也將會有所限制。
 



除了安全標準須儘快制定之外,陳立閔補充表示,由於智慧電表功能極為複雜,其內部電子元件精密程度遠大於過往傳統電表,不僅是成本非常昂貴,連使用年限也都與傳統電表近30年的使用年限相距甚遠,這些都是智慧電網尚無法快速發展的因素,而台灣業者要運用其資通訊技術優勢,並致力於智慧電表功能整合的技術研發,進而將成本從現在報價的3,000元台幣壓低至1,000元以下,才有可能做大市場規模。

標籤
相關文章

政策力挺 中國AMR/AMI商機一波接一波

2010 年 08 月 03 日

延伸ICT廣泛商機 低壓AMI備受矚目

2010 年 08 月 04 日

電網智慧化 設備認證把關更嚴謹

2010 年 09 月 14 日

MDMS扮推手 智慧電網創新計費標準有譜

2011 年 07 月 14 日

整合度再往上翻 MCU導入3D堆疊製程

2012 年 06 月 04 日

國家電網開放民資 大陸智慧能源市場添動能

2014 年 06 月 19 日
前一篇
平板/電子書齊飛 晶片銷售商機可期
下一篇
艾默生網絡能源推出高效LED照明電源供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