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析

立錡突圍TI類比攻勢 台積電扮關鍵要角

作者: 王智弘
2010 年 10 月 25 日

德州儀器(TI)類比大軍壓境亞洲市場,繼加碼擴充12吋類比晶圓廠後,日前更在中國大陸成都設立首座8吋晶圓製造廠,進一步挹注類比產品產能,讓向來以中國大陸市場為發展重心的台灣電源IC業者神經緊繃,對市占較大的立錡而言,更是芒刺在背。面對德州儀器步步進逼,立錡必須仰仗台積電拔刀相助,才有機會突破重圍。


顯而易見的,德州儀器此次在中國大陸利用收購成芯的方式,於成都設立首座8吋晶圓廠,最大的目的無非是希冀藉由在地的製造支援,進一步壯大亞太區市場占有率,而產品應用市場與德州儀器多所重疊的立錡遂成為首當其衝的競爭焦點。



整合元件造商(IDM)在類比元件市場最大的發展優勢在於自有晶圓廠,不論產能與製程均有較靈活的操作空間,一旦德州儀器祭出降價策略,立錡勢必得跟進,對其毛利率影響不容小覷。因此,立錡最主要的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能否在產能、製程,甚至晶圓價格上給予進一步的支援,將是立錡解除德州儀器威脅的重要關鍵。
 



其中,尤以製程技術的支援最為急迫。因為立錡年營收已近新台幣百億元規模,下一階段要持續成長,勢必與類比IDM正面交鋒,所以,如何藉由與台積電的進一步合作研發出更具競爭力的製程,以提升其產品競爭力,將是當務之急。
 



立錡目前是台積電6吋晶圓廠最大的客戶之一,每月產量高達一萬多片晶圓。面對德州儀器重兵部署亞太市場,立錡日前也開始由6吋廠轉移至8吋晶圓廠,該公司表示,轉移過程相當順利,預期未來8吋廠將可帶來重大貢獻。
 



近10年來,台灣電源IC業者挾著極佳的成本優勢與接腳相容的產品發展策略,已逐步在個人電腦(PC)、消費性電子與通訊等應用市場,成功取代外商產品方案,並促使不少國際類比大廠紛紛棄守中低階市場,轉而朝更高效能、高毛利產品邁進。
 



不過,隨著德州儀器淡出手機基頻市場並全力投入類比業務發展,其產品發展策略也開始調整,不僅藉由購併Ciclon跨足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領域,更在金融海嘯過後,全球類比產品嚴重短缺之際,積極在美國、歐洲、日本及中國大陸擴張製造產能,展現其欲稱霸全球類比市場的雄心。
 


標籤
相關文章

TI類比新產能到位 MOSFET為首波攻勢

2010 年 11 月 18 日

專訪德州儀器台灣區總經理陳建村

2010 年 12 月 02 日

高效/省電/散熱佳 德州儀器NexFET強力出擊

2010 年 06 月 10 日

瞄準通訊/工業電源需求 TI新品傾巢出

2011 年 04 月 21 日

矽晶片/封裝技術加持 新MOSFET效能/體積齊優化

2011 年 06 月 23 日

12吋晶圓產能全開 德儀類比IC低價搶市占

2011 年 12 月 26 日
前一篇
進軍微投影市場 美光FLCOS向DLP宣戰
下一篇
催生低價E-reader 處理器整合EPD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