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智慧眼鏡商機 工研院布局軟性電子專利

作者: 黃耀瑋
2012 年 12 月 25 日

工研院積極投入3C軟性電子專利布陣。瞄準穿戴式3C軟性電子裝置開發需求,工研院顯示中心正全力發展可撓式顯示器、光學變焦及影像處理技術,並攜手國內智動科技擴大專利布局,將打造具前瞻性、發明層級第三級以上的專利陣容,助力台商爭取智慧型頭戴顯示器/眼鏡、可伸縮或摺疊螢幕行動裝置的龐大市場商機。
 


工研院顯示中心企畫與研發策略組專案經理蔡增喜提到,工研院顯示中心也將智慧隱形眼鏡視為下一階段布局重點,相關研究計畫正如火如荼進行。




工研院顯示中心企畫與研發策略組專案經理蔡增喜表示,看好市場商機,工研院顯示中心以旗下軟性顯示器生產技術為基礎,啟動周邊系統設計專利布局、技術驗證專案,將協助智動科技研發輕薄、可撓/可摺疊且直接把顯示功能導入鏡片的穿戴式3C電子裝置,期創造更多應用價值,並減輕系統成本與專利風險,強化台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據悉,該計畫包含軟性電子功能與應用趨勢分析、使用者需求調查、專利地圖檢索、可撓式面板與影像處理等四大層面,並已設定2014~2020年的階段性目標。蔡增喜指出,各家發展頭戴顯示器的科技大廠,初期均將鎖定多媒體娛樂,因此,工研院與智動科技也將跟進在2014年發布智慧眼鏡,用以顯示動態訊息並提供眼球影像辨識功能;同時還將完成近距影像合成、透鏡陣列(Lens Array)變焦驅動專利申請。



至於2017年則將發展透鏡陣列動態變焦及低電壓複合型背板專利技術,新增視力矯正功能,與市面上其他產品劃分市場區隔;並將在2020年進一步結合高解析複合顯示、三維(3D)影像合成與眼球醫療等專利解決方案,在智慧眼鏡中導入視力復健功能。
 



不過,蔡增喜特別提到,科技產業瞬息萬變,技術也不斷改朝換代,尤其國際認可專利享有18個月未公開期的保護;未免此一產研合作計畫趕不上市場變化,工研院將持續評估技術商用可行性、追查國際間相關矽智財(IP)最新發展動態,隨時調整專案執行細節。
 



在Google發表Google Glass應用概念後,頭戴顯示器或智慧眼鏡儼然已成為科技產業新戰場,包括微軟(Microsoft)、索尼(Sony)及諾基亞(Nokia)也相繼發動設計專利攻勢,將結合液晶顯示器(LCD)、投影裝置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開發類似產品。


蔡增喜分析,近年顯示器已從追求薄型化、省電,朝向透明、軟性及可折疊等新型態邁進,進而開闢多元應用模式。隨著此一發展趨勢愈來愈明朗,台商也體認到須趕緊跳脫產業跟進者的角色,盡早投入研發關鍵專利,方能確保未來在該技術領域保有一席之地;同時也防堵國際大廠擅長運用的專利攻勢。


據工研院IEK預估,2020年全球軟性電子相關市場產值將達到約628億美元,其中軟性顯示器就占其中60%,達377億美元。顯見軟性顯示器未來極具發展潛力,並可望為台灣面板、3C製造商帶來新的商機。

標籤
相關文章

擴增實境商機興 高通搶布局

2011 年 09 月 28 日

動口不動手 語音辨識成穿戴式裝置標配

2013 年 08 月 12 日

開拓行動應用新藍海 品牌廠瞄準穿戴式裝置

2013 年 08 月 23 日

多鏡頭手機風潮興 鏡頭陣列後勢看俏

2014 年 07 月 24 日

台灣政府力推5G 場館內直播將成示範應用項目

2016 年 11 月 10 日

VR產業新氣象 互動式產品嶄露頭角

2017 年 04 月 18 日
前一篇
愛普生六軸機械手臂縮短20%周期時間
下一篇
德州儀器Jacinto 5處理器打入奧迪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