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cast未來將揮軍穿戴式電子市場。Miracast不僅於行動裝置的勢力火速蔓延,未來更將結合使用者輸入回控技術(User Input Back Channel, UIBC),讓穿戴式電子能更輕易地將畫面投射至大螢幕,並以大螢幕觸控、聲控功能彌補穿戴式電子人機介面(HMI)有限的缺點,另外,穿戴式電子消費者亦可藉此與旁人互動,創造更為豐富的使用情境。
工研院南分院雲端服務中心工程師江宜霖指出,Miracast應用範疇正迅速擴大,除行動裝置外,未來穿戴式裝置、自帶裝置上班(BYOD)、汽車影音系統等皆將導入該技術。 |
工研院南分院雲端服務中心工程師江宜霖表示,Miracast產品自去年開始認證以來,最常見的應用仍屬手機、平板裝置、電視及機上盒(STB)等,而部分筆電、投影機、遊戲機等也逐漸開始導入Miracast功能,像是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Nintendo)在新的主機平台上,即使用Miracast將遊戲的延伸畫面傳到GamePad上。
江宜霖進一步指出,Miracast在上述行動裝置的基礎功能被市場廣泛接受後,將會朝更多的選擇性應用發展,如利用影音串流技術將多種影像分流到不同裝置的Coupled Sink架構,或使用者輸入回控技術等擴大Miracast應用範疇。
舉例而言,目前許多品牌大廠正朝穿戴式裝置市場挺進,若廠商將穿戴式電子結合Miracast技術,將讓穿戴式電子不必搭載超大螢幕,也可以透過投射技術讓消費者隨時擁有身歷其境的使用者經驗,但由於Miracast仍屬單方向投射,因此消費者若須調整畫面,仍須透過穿戴式電子有限且不便的人機介面。
有鑑於此,業界未來將在穿戴式電子中導入使用者輸入回控技術,讓消費者將影片投射在智慧電視或其他觸控螢幕後,即可透過接收端的大型人機介面,如觸控功能或聲控、手勢控制等,讓穿戴式電子影像內容與消費者更直接地互動。
江宜霖認為,目前各大手機品牌廠如宏達電、三星(Samsung)各自推出Media Link HD及AllShare Cast等鏡射技術,但卻因為是非標準的技術而普遍存在互通性問題,因此品牌廠也已逐漸向Miracast靠攏,欲做為下一波產品的鏡射技術選擇,以確保消費者擁有更佳的使用經驗。
江宜霖指出,未來Miracast將一統江湖,成為非蘋陣營廠商做為與蘋果(Apple)自有的AirPlay技術抗衡的主要技術。雖然相較起WiGig、UltraGig等類似技術,Miracast技術傳輸效能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不過,若單就授權金、無線區域網路聯盟(Wi-Fi Alliance)策略、成本及未來市場走向等因素討論,Miracast贏面仍大,未來可望成為Wi-Fi聯盟在行動裝置乃至穿戴式裝置的點對點傳輸(P2P)殺手級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