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雷射瓶頸突破 微型投影戰局生變

作者: 尹慧中 / 王智弘
2010 年 11 月 09 日

藉由住友電氣(SEI)、日亞化學(Nichia)、康寧(Corning)與歐司朗(Osram)等的努力,直接放射綠光雷射二極體(Direct-emitting Green Laser Diode)可望於2011年量產,屆時採用雷射光源的微型投影市場將可快速起飛,從而對以發光二極體(LED)光源為主的數位光源處理(DLP)和矽基液晶(LCoS)微型投影市場造成威脅。
 


康寧新事業開發部產品開發經理胡海表示,台灣廠商具有精良的MEMS元件、先進晶片設計/封裝以及光學技術,對雷射微型投影應用市場的拓展大有幫助。





康寧新事業開發部產品開發經理胡海表示,綠光雷射具有高功率、無限對焦(Infinite Focus)、調變(Modulation)速度快、體積精巧且可耐受的溫度範圍較大,是微型投影極佳的光源技術,而採用半導體製程生產的直接放射綠光雷射二極體則有助進一步改善光斑問題並大幅降低綠光雷射的生產成本與體積,因而成為該公司積極研發的重要技術。
 



相較於目前市場主流的DLP與LCoS微型投影機所採用的紅綠藍(RGB)LED光源,雷射光源的微型投影在光功率、色域與體積的表現上均更勝一籌,尤其在嵌入式微型投影應用領域,雷射投影的體積優勢更為顯著。然而,囿於過去綠光雷射易產生光斑問題且造價太高,讓雷射光源的微型投影市場遲遲未能起飛。所幸,在住友電氣、日亞化學、康寧、歐司朗、Kaai、羅姆(Rohm)等大廠競相投入下,直接放射綠光雷射二極體技術已迭有突破,其中,住友電氣、Kaai及歐司朗更已計畫於2011~2012年生產直接放射綠光雷射二極體,為雷射光源微型投影機的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此外,工研院南分院日前也研發出四項光學掃描補償技術,對改善雷射投影畫面品質大有幫助。工業技術研究院南分院微系統科技中心微致動系統部經理王郁仁指出,該單位獨特的光學掃描補償技術可提升投影亮度、銳利度、均勻度與色域,並有效改善畫面扭曲與失真情形,從而提升雷射微型投影系統對光機元件性能的容忍度,讓廠商在選擇光機元件時有更大的彈性。目前,工研院也已開發出體積僅8立方公分的雷射投影模組,並持續朝3立方公分邁進,以滿足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等3C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
 



王郁仁認為,有別於DLP與LCoS微型投影的市場競爭態勢已大致底定,雷射微型投影則正處於起飛階段,是台灣業者發展的絕佳舞台,包括亞光、揚明、宏瞻、先進微系統與華新麗華等業者,均已積極投入雷射微型投影相關應用研發,有助提升台灣微型投影產業的發展。
 


標籤
相關文章

綠光雷射技術大躍進 雷射微型投影勢力抬頭

2010 年 12 月 16 日

綠光雷射二極體量產 MEMS微投影現鋒芒

2011 年 12 月 19 日

突破光機尺寸與解析度瓶頸 內嵌式微投影大有看頭

2012 年 01 月 16 日

微型投影邁向高畫質 雷射光源勢在必行

2010 年 11 月 11 日

搶進行動市場 DLP微投影先攻外掛式應用

2011 年 12 月 29 日

Wi-SUN助家庭能源管理 長照監控應用多

2018 年 08 月 02 日
前一篇
提升螢幕影像畫質  LED調光技術關鍵至極
下一篇
ADI新款單晶片解調變器具高整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