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占世界過半量子專利 他國仍有競爭機會

作者: 吳心予
2020 年 03 月 09 日

量子電腦是未來人工智慧(AI)的運算平台,而各國的量子專利數量可以反映該國在此領域的研發能力。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分析2019年的專利數,美國以110件保有領先地位,占世界量子專利數的52%,位居第二的中國僅有50件。另外,從申請歷史與總數來看,加拿大廠商D-Wave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圖 加拿大廠商D-Wave。圖片來源:D-Wave

量子電腦可處理急劇增長的數據,同時被視為終極運算工具與未來AI的運算平台,依據日本經濟新聞調查,美國仍是此領域的領頭羊。pida指出,2019年的量子專利中,美國即占全世界申請數的52%,達110件。相較之下,排名第二的中國只有美國申請量的一半(50件),顯示美國的電子專利幾乎等於世界他國申請量的總和。

就公司的專利申請歷史與總數來看,加拿大的D-Wave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將量子電腦商業化的廠商,過去D-Wave的量子電腦專注於優化,例如選擇最短的商業路線以及創建飛機和火車的時間表,但近期發展落後於Google及IBM。

Google在量子電腦的技術發展,從2013年向D-Wave購買量子計算機後開始全力發展。2014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John Martinis教授等人加入Google團隊,並著手開發商用的量子電腦,自此Google的研究逐漸超前。

目前Google量子計算雖已達到53個量子位元,但實際使用時還需要增加100或1000倍,技術仍有大幅進步空間,其他廠商如IBM已經透過雲端提供通用量子計算服務。日本方面,NEC則宣布對D-Wave投資1000萬美元,兩家公司將聯合開發軟體,力圖與Google競爭。

標籤
相關文章

經濟部攜手IBM/Google 打造在地AI生態圈

2019 年 07 月 10 日

秒破RSA/ECC/ACE演算法 量子電腦激發安全隱憂

2018 年 08 月 06 日

IBM大談認知製造框架 啟動「由內而外」數位轉型

2019 年 05 月 15 日

搶食AIoT/加快創新腳步 IBM宣布開源POWER PC架構

2019 年 09 月 06 日

福特/Google策略結盟 導入雲端服務

2021 年 02 月 05 日

助開發者部署AI應用 Google AI平台預測服務正式開放

2020 年 09 月 28 日
前一篇
專訪安立知業務暨技術支援部經理江宗縉 完整解決方案降低5G測試痛點
下一篇
筑波首推TeraSense太赫茲工業應用成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