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搶訂標準 智慧電網發展再推進

作者: 莊惠雯
2011 年 02 月 11 日

各國陸續展開布建智慧電網(Smart Grid),引爆龐大商機。為取得主導權,美國與日本積極制定智慧電網的統一標準,除可解決目前各家廠商各自為政的問題,強化智慧電網的互通性、健全性與安全性外,亦可進而掌握主要獲利來源,而相關廠商對此也抱以樂觀態度。
 


微芯智慧型能源方案部門商務事業處主任Clayton Pillion表示,微芯將持續關注智慧電網標準的發展,以確保備妥必要的軟體和硬體基本元件。





根據美國能源部報告,智慧電網具有比投資金額高出四倍的獲利空間,因此美國計畫在未來20年內陸續投資1,650億美元,獲利可望高達約7,000億美元。此外,中國大陸也開始大規模建設智慧電網,預計10年內總投資金額預計超過人民幣4兆元。事實上,主導標準等同於取得最大獲利來源,因此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已就智慧電網的發展議題,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展開標準化討論,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也在美方的主導下,展開標準的研擬,以改善新一代智慧電網的互通性、健全性與安全性,進一步擴大智慧電網整體市場的發展。
 



對於美日積極主導智慧電網標準,廠商普遍以正面角度解讀,微芯(Microchip)智慧型能源方案部門商務事業處主任Clayton Pillion表示,標準化為市場成熟必經過程,供應商踴躍提出解決方案的結果促成智慧電網的規模經濟,有效降低設備與營運成本,然而,電力網路牽涉很廣,包括個別國家、政府和地方業者所擁有的設備與架構,由於每一家電力公司各有其決策機制,並因應各地區的需求進行微幅的客製化,因此此種欠缺一致性的情形對標準化將帶來挑戰。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則認為,統一的標準將讓智慧電網廠商發展相關產品更有跡可循,在互通性方面也可因而獲得解決。
 



標準的訂立雖將減少目前廠商各自為政的現象,卻也會對現階段的智慧電網市場帶來衝擊。Pillion解釋,各自為政、個別訂立設備、產品規格的發展現象對當前電網的發展,仍然可行,因為現今的電網只是單純的將能源從一個地點輸送到另一地點,然而新一代的電網朝智慧電網的目標邁進,須在點與點之間傳送資料,傳輸如控制訊號、營收資料和請求等資訊。這種層級的資料交換要求傳送者和接收者能相互溝通,但這些傳送者和接收者極可能各自屬於不同的公司或單位,因此一套定義完善的標準可避免通訊障礙,並促成完全的互通性。至於半導體業者是否也可成為主導標準的角色?Pillion則認為,智慧電網的標準仍須以系統級的需求而定,而非僅由單一半導體IC產品規格與韌體即可決定。

標籤
相關文章

搶攻智慧電網商機 PLC步蹣跚

2011 年 03 月 07 日

聚焦MCU/RF 晶片商布局智慧電表

2010 年 01 月 19 日

藍牙4.0拍板定案 低功耗/延距版引關注

2010 年 05 月 31 日

電網智慧化 設備認證把關更嚴謹

2010 年 09 月 14 日

布局智慧電網 ZigBee聯盟制定能源管理協定

2011 年 02 月 21 日

Wi-Fi微逆變器需求殷 數位電源晶片商競逐

2011 年 08 月 26 日
前一篇
晶圓廠CAPEX創新高 產能過剩疑慮浮現
下一篇
挑戰下一代印刷電路板封裝 陣列組態基板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