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全性與方便性 英飛凌智慧卡IC戰果豐碩

作者: 王智弘
2007 年 06 月 29 日

英飛凌汽車/工業/多重市場副總裁Lai Khuen Sin表示,非接觸式技術已廣為市場採用,特別是在付款與識別應用領域,象徵著智慧卡IC市場的重大突破。此一技術為使用者帶來許多方便性,並在運輸、付款與識別應用等不同領域中,提供不同安全等級的功能。


識別應用為主要成長來源


在歷經幾年來的發展後,非接觸式智慧卡IC市場已逐漸成熟,全球已有數百萬人受惠於此一技術。其中,台灣也是全球率先導入付款與運輸應用的市場之一。而隨著電子護照(e-Passports)與識別卡的日益普及,未來識別應用將成為智慧卡IC市場的主要成長動力。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研究,目前全球智慧卡IC市場總體規模大約有三十五萬顆,從2001~2007年的複合成長率則為22%。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為銷售量最大的市場,約占整體智慧卡IC應用的46%;而亞太地區則占34%,至於拉丁美洲與北美地區,則分別占14%與6%的銷售比重。


Sin指出,該報告中還指出英飛凌不論在銷售額與銷售量的表現上,均是此一市場的領導者,遠遠超越其競爭對手。以2005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占全球晶片卡IC市場29%的占有率,達十九萬美元規模。


為持續擴大市場版圖,英飛凌已推出廣泛的產品來因應市場需求,以非接觸式智慧卡IC–SLE 66PE為例,其可相容於全球目前已推出的所有標準,如ISO 14443 Type B、A、Mifare、Felica、18092等,有助於克服現今仍較零散的非接觸式智慧卡IC基礎建設所造成的相容性問題。


Sin表示,由於識別應用將是2007年智慧卡IC市場,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因此對於額外的加密技術的需求將更為殷切。除此之外,針對安全性需求較高的應用,該款晶片可提供高達30MHz的內部頻率,以及高達848kbit/s的交易速度。


隨著愈來愈多業者投入智慧卡IC市場,業者間的價格競爭壓力也急遽增加。Sin認為,價格競爭的壓力在任何晶片市場都會存在,特別在智慧卡IC市場更是如此。自2004年以來,平均晶片價格已下滑近20%,有些產品下跌幅度甚至更大。而面對此一情形,英飛凌將聚焦在安全與方便性上,並不斷創新和最佳化硬體安全機制,以確保產品的可靠性,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

標籤
相關文章

時機未到 百歐元智慧型手機雷大雨小

2010 年 07 月 09 日

實現智慧照明系統 MCU角色吃重

2011 年 10 月 28 日

力拼全球市占35% 光寶搶當雲端電源一哥

2012 年 01 月 06 日

卡位國際供應鏈 台灣電動車元件商拼轉型

2012 年 12 月 28 日

CA技術推動 RF元件走向高整合/MIPI設計

2014 年 10 月 22 日

英飛凌雷達式人流計數解決方案 確保社交距離

2020 年 07 月 31 日
前一篇
Altera發表Cyclone III系列最大容量FPGA
下一篇
意法半導體發表電容觸控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