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攜手QuTech發論文 證實量子位元可高溫控制

作者: 吳心予
2020 年 04 月 17 日

英特爾(intel)與QuTech合作,在國際期刊《Nature》中發表一篇論文,論證在溫度大於1克爾文(kevin)時,能夠成功控制高溫量子位元(qubits)。該研究還強調兩個量子位元間的獨立/連貫控制,其中單個量子位元的運算保真度(fidelity)高達99.3%。針對類似單個電子晶體管量子系統及矽自旋(Silicon Spin)量子位元,此研究突破低溫控制技術,可以將量子系統/矽自旋量子位元作為集成電路封裝。

圖 英特爾與QuTech合作,在國際期刊《Nature》中發表論文,論證在溫度大於1克爾文時,能夠成功控制高溫量子位元。來源:英特爾

在《Nature》中,英特爾與QuTech首次提出,量子位元的運作特點是高溫、密集且連貫,這些緊密的量子位元在高品質及相對高溫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傳統上,量子計算的實際挑戰在於須要同時控制數千,甚至數百萬的量子位元,並且維持高度的運算保真。而高量子位元的運算保真度,特別是高度複雜的電子控制器,須要大規模的量子設備管理,但是目前的量子系統設計的尺寸使其受限。

若是將電子控制器與自旋量子位元整合在同一個晶片上,可以簡化兩者之間的互聯流程,但是增加量子位元運作所能承受溫度也就變得至關重要。以往量子運算只能在毫克爾文範圍的溫度中運行,該溫度僅稍微高於絕對零度。現在因為新的高溫量子位元研究,英特爾與QuTech證實矽自旋量子位元具有可在比已有的量子系統,更高溫狀況下運作的潛力。

該方法使得英特爾得以運用封裝及互聯技術,來實現量子實用性(quantum practicality)。這項研究立基於英特爾所推動的全端量子系統,包含去年年底發布的Horse Ridge低溫量子控制晶片。

標籤
相關文章

英特爾/QuTech發表Horse Ridge 強化量子運算布局 

2020 年 02 月 20 日

挾遠端繪圖壓縮技術 SMSC搶USB 3.0商機

2010 年 10 月 11 日

NAND遭逢25奈米難關 美光整合ECC化疑慮

2010 年 12 月 20 日

Smart TV商業模式不明 OEM代工潮揭竿起

2010 年 12 月 22 日

英特爾、高通合力定義 MEMS效能標準出爐

2013 年 05 月 07 日

英特爾新一代處理器瞄準AI加速應用

2020 年 06 月 20 日
前一篇
3D列印改變塑料特性 UL推出對應認證機制
下一篇
垂直整合人/貨/場生態鏈 視覺AI智慧收付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