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索尼/三星忙卡位 In-cell觸控市場掀激戰

作者: 黃耀瑋
2012 年 09 月 03 日

蘋果、索尼及三星皆已展開內嵌式(In-cell)觸控技術布局。其中,索尼In-cell面板已率先商用且終端產品也已上市;而蘋果則與樂金顯示(LGD)合作開發In-cell面板,並已於近期導入量產。至於三星則挾更精簡的In-cell設計架構來勢洶洶,並積極申請專利,同時致力發展相關觸控IC,讓In-cell市場戰火愈演愈烈。
 


發明元素總經理李祥宇提到,In-cell強勢挑戰OGS觸控的市場地位,傳統觸控模組廠須及早發展如懸浮觸控等新應用,才不致讓面板廠獨攬大部分觸控商機。





發明元素總經理李祥宇表示,單片玻璃(OGS)觸控面臨嚴峻的生產考驗,包括觸控IC設計、靈敏度、玻璃硬度、透光度與貼合等問題,均難以達到高階行動裝置的規格要求;因而促成面板廠、觸控IC與液晶顯示器(LCD)驅動IC業者攜手轉向更先進的In-cell觸控方案研發。
 



現階段,蘋果、索尼、三星已展開In-cell商用部署或提出設計雛型,而其他如LGD、夏普(Sharp),東芝行動顯示(TMD)、友達和奇美等也已急起直追。李祥宇指出,各家廠商的In-cell技術各有千秋,量產時程也不一。其中,索尼擷取On-cell和In-cell優點開發混合設計方案,生產良率已趨近90%;加上新思國際(Synaptics)、賽普拉斯(Cypress)均為其提供可搭配的觸控IC,故該方案能率先跨越商用量產的門檻,並獲索尼旗下Xperia和宏達電Evo系列手機採用。
 



索尼In-cell方案係將感應層(Rx)做在上玻璃的上方,並於LCD內導入Vcom電極驅動層(Tx)。藉由觸控感測器分離式設計手法,透明導電膜(TCO)貼合和LCD製作良率可大幅提升;且因感應和驅動層相隔一片玻璃,互電容雜訊干擾較少,有利於觸控IC、LCD驅動IC設計。不過,李祥宇強調,其觸控功能表現將不及精純的In-cell設計,亦難消除液晶電容產生的雜訊,導致觸控反應延遲機率大增。
 



與此同時,iPhone5出貨在即,蘋果In-cell觸控技術亦有重大突破。李祥宇分析,蘋果In-cell採用三層立體結構,改善感測層和驅動層直接嵌入LCD的相互訊號干擾,但也墊高觸控IC、LCD面板/驅動IC及軟體演算法開發難度。目前蘋果已自行克服觸控IC及演算法問題,而樂金顯示基於此設計的In-cell面板亦於日前出貨,並透過TW 201215954、TW 201213942兩項專利強化蘋果In-cell觸控對位精準度和驅動電位問題。
 



李祥宇進一步指出,由於三層立體結構過於複雜,預估面板良率僅能做到六至七成,且觸控IC與LCD驅動IC須分時運作,整合困難,在在增加研發與生產投資負擔。換言之,該設計只有蘋果玩得起,恐難在其他品牌手機上實現。
 



至於三星則搶先業界申請pn-201229855專利,展開In-cell技術布局。相較其他業者,三星In-cell設計架構更為精簡,其將LCD內的觸控感測層、驅動層距離拉近至2~3微米,進而隔離Vcom電極閘線(Gate Line)與資料線(Data Line)訊號干擾,並屏除液晶電容雜訊,有助增進觸控體驗,且有利面板廠快速製造、縮減成本。惟其感測和驅動層距離太近,互電容影響過大將難以測出觸控訊號,因而須投資龐大金額開發專用觸控IC,量產還需一段時間。
 



不讓三家大廠專美於前,發明元素亦已發展出新一代In-cell觸控方案,最快預計在1年後導入商用量產。李祥宇透露,研究各家In-cell架構後發現,嚴重的互電容干擾問題係扼殺觸控功能表現的罪魁禍首;因此,發明元素遂運用自電容(Self-Capacitance)設計方式,僅須在LCD內部導入感應層,以增強In-cell觸控靈敏度和準確度。
 



李祥宇認為,自電容方案將是In-cell未來的發展方向,除可促進LCD更輕薄、透光率更高且產出容易外,還可將觸控IC設計變動控制在一定程度內,降低先期投資成本。現階段,蘋果與三星也已積極投入自電容技術研發,特別是蘋果在今年初與義隆的觸控IC專利訴訟中,一改強硬態度,賠錢了事,就是為了取得義隆有關自電容運作的352號專利授權,加速研發新一代In-cell方案。

標籤
相關文章

瞄準In-cell、On-cell與OGS 面板廠搶薄型觸控商機

2012 年 10 月 08 日

邁向In-cell終極目標 面板廠攻單層自電容感應

2013 年 01 月 21 日

布局下世代In-cell觸控 面板/IC廠強攻自電容感應

2013 年 02 月 07 日

蘋果專利再下一城 觸控應用戰2年後引爆

2011 年 07 月 01 日

Google/蘋果戰線延伸 智慧電視市場劍拔弩張

2011 年 09 月 05 日

平板市場2024回溫 新款iPad搭M4晶片吸睛

2024 年 05 月 09 日
前一篇
凌力爾特LTPoE++ PD控制器提供90W功率
下一篇
安盟高速數位傳輸阻抗TDR測試講座10/3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