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IC設計業專利問題 陸政府強化IP/EDA支援

作者: 蕭玗欣
2014 年 11 月 21 日

中國大陸IC設計業急起直追。在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扶植下,當地IC設計廠商數量和規模雖已大量成長,但仍面臨極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與矽智財(IP)授權金等成本壓力,因此中國政府不惜砸下重金成立專利基金和EDA公共平台強化IP和EDA專利布局。


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陳玲君表示,20奈米製程的IC設計開發成本已接近2億美元,16/14奈米製程更逼近3億美元,等同於Silicon Labs一半的營收。因此近來中國大陸IC設計業急欲擺脫支付專利金的重擔,在2014年4月針對IP專利成立第一支專利營運和技術轉移基金,透過收購和投資來匯集專利,再將專利回饋到投資業者身上,如TCL、小米。


此外中國大陸也針對EDA專利提出因應政策,創立EDA公共支撐平台。該平台引進新思(Synopsys)、益華(Cadence)等EDA軟體及涵蓋IC設計環節的工具供IC設計新創公司免費使用。


此外,中國大陸也相當力拱當地IC設計業者,成立國家積體電路濟南產業化基地,提供公共EDA設計、驗證設計及IP開發使用等服務,加速培植新創IC設計公司;目前當地已聚集了多家IC設計和IC封裝廠商,企圖發揮產業群聚效益。


專利實為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成長的一大屏障,近來該政府也針對手機晶片龍頭廠商高通(Qualcomm)提出反壟斷調查,為本土晶片商減輕專利成本負荷。


隨著成本越來越高,IC設計產業大者恆大的現象將益發明顯。事實上,台灣IC設計業就屬於M型化發展,光是聯發科在2014年的營收就已占台灣IC設計業營收37%。若以營收成長幅度來看,聯發科加上晨星的成長率為54%,優於台灣IC設計整體19%的成長率。


中國近來也形成一股圍繞著龍頭企業的新產業型態,這些龍頭公司透過購併擁有獨家技術的新創公司或海外公司,以完備產品的整體性;再透過自身品牌形象成功打入市場。


對此聯發科也不落人後,相繼併購或投資中國大陸IC設計公司,如匯鼎科技、奕微半導體及北京和信銳智,聯發科都有持股。


目前聯發科在IC設計產業局面尷尬,前者有高通挾低價產品壓境,後有大陸IC設計業者在政府政策相挺下近逼。陳玲君認為,對聯發科來講,大陸IC設計業者近期內雖不構成巨大威脅,但其相關發展還是值得注意。

標籤
相關文章

Cadence持續投資 AI功能全面滲透IC設計流程

2022 年 06 月 16 日

縮短IC偵錯時間 思源發布第三代Verdi平台

2012 年 03 月 07 日

聯發科EDA工具導入AI  加速IC設計開發時程

2022 年 05 月 07 日

西門子推出Symphony Pro平台 擴展混合訊號IC驗證功能

2022 年 07 月 22 日

加快IC設計驗證速度 西門子EDA推出資料趨動型新工具

2023 年 02 月 13 日

生成式AI助手進軍EDA IC設計面臨大變革

2024 年 01 月 22 日
前一篇
高整合電源供應IC問世 行動裝置充電設計進化
下一篇
善用OTA通道模型模擬分析 LTE/Wi-Fi串流效率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