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大陸十二五規畫於明年啟動,估計將帶來人民幣10兆元商機,資通訊科技(ICT)業者也紛紛展開布局,尤其針對物聯網(IOT)產業,該產業鏈在中國尚未發展成熟,業者可透過既有成功示範如台中市智慧公車系統、產銷履歷農產品及台北港等著手,並針對大陸都市及各區域發展在地化的解決方案。
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表示,十二五規畫中物聯網產業鏈包羅萬象,台灣業者可運用已成熟的技術與經驗,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占率。 |
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表示,物聯網將成為中國大陸下一個戰略目標,其產業鏈將包括資料儲存及處理技術、以運算/消費和通訊(CCC)融合為代表的智慧型技術等相關項目。台灣業者可運用已成熟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無線感測網路(WSN)及晶片設計強項趕搭十二五順風車,藉由滿足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進一步拓展全球物聯網裝置市占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為舒緩大都會城市嚴重的交通阻塞,物聯網計畫第一階段將涵蓋城市管理、智慧交通及節能。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深研究經理鄭雯隆表示,十二五規畫發展重點將從沿海特區轉移到皖江兩帶、海西經濟區、關中—天水及京津翼,預計中國大陸物聯網在2015年總體規模將超越人民幣1兆元。
據了解,目前無錫已具體規畫人民幣2,500億元建設物聯網中心、北京預計在2012年完成基礎平台及十個示範園區,而上海則在十一五規畫基礎上計畫以人民幣10億元開發浦東新區,另外,武漢電信則在物流e通平台基礎上發展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