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估,2021年每輛汽車的半導體含量將從現今的336美元增長到361美元,為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產業帶來龐大的市場機會。在汽車逐漸智慧化、電動化的發展過程中,資通訊業者與汽車電子業者皆積極搶攻該市場商機,在此趨勢之中,台灣的中小型的新創企業將比以往更有機會進入車用電子市場。
次世代駕駛資訊平台研發聯盟會長梁文隆表示,在以往的車用電子市場較為看重大資本、大資金的投入。然而近年來,除了晶片與硬體的開發之外,演算法也成為車輛智慧化的重要技術,在此就會有許多有利於中小型新創公司的機會等待探索。而該聯盟的目標便是在於建立一個完整且健康的垂直生態系統。
梁文隆進一步分享,該聯盟集結了台灣車用電子廠商,致力於為國際汽車市場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包括車輛影像產品、網通、雷達、車載影音娛樂系統領域的專業。
另外,梁文隆亦指出,台灣長年以來累積了優良的資通訊技術,因此在跨足車用電子市場時,所掌握的技術與人才皆相當豐富。然而,車用電子市場相較於消費電子市場所需要經營時間將更為漫長,因此品管制度、獲利模式等等思維皆必須翻轉,如此才能發揮台灣中小企業在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在車用電子市場搶得商機。
為因應此趨勢,德州儀器(TI)亦將致力於客戶帶來專業、可靠、高效能的產品技術,協助設計人員提高開發效率並縮短上市時間。德州儀器台灣業務總經理許至全亦表示,除了TI自身車用電子市場於總營收的占比在過去五年成長了7%,2017年更是推出了較2015年多達四倍的車用產品。
TI與中華汽車在台成立的次世代駕駛資訊平台研發聯盟亦邁入第四年,除了整合台灣軟硬體廠商的技術優勢外,今年更加入了新創與學術單位。該聯盟發展至今,聯盟成員包括中華汽車、帷享科技、明泰科技、廣睿國際、佐臻、晨云軟件、愛唯秀以及台灣科技大學等7位合作夥伴。透過平台的建立,次世代駕駛資訊平台研發聯盟不僅促進台灣廠商彼此合作交流,也將先進的汽車解決方案推向國際,為進入汽車的下個世代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