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市場成光學產業的另一片天。近年無人駕駛汽車議題夯,合盈光電除了發展手機和相機鏡頭外,也瞄準未來大幅成長的車用鏡頭商機,積極設法提升鏡頭辨識品質以符合車用市場需求。
合盈光電總經理許玄岳認為,比起手機鏡頭,車用鏡頭研發須考量更多面向,以維持其影像辨識度。 |
合盈光電總經理許玄岳表示,手機鏡頭與車用鏡頭是截然不同的技術和市場,手機鏡頭解析度須在八百萬畫素以上,但車用鏡頭的解析度毋須太高,只須兩百萬畫素即可,因其解析度過高,反而導致中央處理器(CPU)無法運轉,雖然車用鏡頭未要求高解析度,但卻以極高標準要求辨識度的表現。
許玄岳補充,因為無人駕駛的需求,使鏡頭辨識顯得更為重要,以前只要能看到即可,現在則須具備極佳辨識效果,等於任何一個狀況都不能讓鏡頭辨識失誤。
車用鏡頭若要維持高辨識度,則涉及其是否能解決雜散光、鬼影、防水、震動和表面處理等問題。若是鏡頭辨識突然出現問題,而無法保持成像品質,將影響提供給無人駕駛汽車的影像資訊,並直接影響行駛安全性,因此近來車用市場要求提升鏡頭辨識度。
另外,汽車須在各種天候環境下行駛,且須長期高速行駛,鏡頭易遭受震動而毀損,或受風沙灰塵影響;而汽車打蠟時,也可能傷害到車用鏡頭,因此許玄岳認為,比起手機鏡頭而言,研發車用鏡頭時,必須考量更多面向以維持其影像辨識度,使該鏡頭在各種惡劣環境下,都能拍攝品質佳的影像。
許玄岳以雨天為例,當雨滴附著於鏡頭時,將可能遮擋某一部分的重要影像資訊,即便搭載的感測器功能再好,都將影響拍攝品質,因此為解決雨滴問題,合盈從6年前便開始研發改善方法,目前已有美系、歐系、日系和台灣等第一級供應商採用合盈的車用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