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特爾(Intel)宣布購併溫瑞爾(Wind River)9個月後,兩造的結合已展現成果,除了軟硬體可同步問世外,此一購併動作也將加快英特爾布局數位家庭遠景的腳步。
溫瑞爾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李隆仁指出,台灣廠商產品製造的能力相當強大,也不乏應用軟體的開發能力,在數位家庭市場中可充分展現競爭優勢。 |
軟硬體無法同步的問題,在嵌入式系統市場相當明顯,尤其在開放作業平台出現後,情況更加棘手,溫瑞爾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李隆仁指出,過去處理器推出時,最少需6個月以後,與硬體處理器互相搭配的軟體平台才會被開發出來,導致產品研發動輒長達1年以上。由於開放平台的出現,廠商希望在硬體產品公布時,即有相對應的軟體可供使用,以進一步加快產品研發腳步,而英特爾購併溫瑞爾,正是為了可同時推出硬體與軟體平台,滿足客戶縮短產品開發時間的迫切需求。
事實上,幾乎呈現飽和狀態的個人電腦(PC)市場,已漸無法支持英特爾如此龐大的企業所需,而嵌入式系統龐大的市場商機,也因而成為英特爾亟欲跨入的領域,李隆仁表示,英特爾鎖定行動裝置與數位家庭市場,陸續推出處理器與晶片組產品,然而原始設計製造商(ODM)與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對於開放式平台的需求已高過硬體處理器,為快速取得軟體研發能力,購併溫瑞爾則不失為一條捷徑。而此購併效應也已開始發酵,如英特爾於嵌入式系統推出的最新處理器系列時,溫瑞爾的軟體平台已可同步跟上,以提供OEM與ODM最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
對於英特爾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的數位家庭市場,李隆仁認為,在購併溫瑞爾後,情況已改觀,溫瑞爾在開放平台的投入不遺餘力,過去英特爾在數位家庭的產業鏈生態系統(Ecosystem)的掌握較為鬆散,為了成為數位家庭平台的領導者,英特爾開始注意開放軟體平台的重要性,購併溫瑞爾後,英特爾取得軟硬體的主控權,未來可望在數位家庭迅速開疆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