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寬頻通訊業界,以光纖取代銅纜幾乎已是人人認同的趨勢,但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旗下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已於日前宣布成功將數位用戶迴路(DSL)技術的頻寬推升到300Mbit/s。此一突破除了創下新的世界紀錄外,亦顯示業界對銅纜技術的發展性,實有重新評估的必要。
DSL頻寬突破300Mbit/s,讓傳統DSL網路也能支援各種三合一網路服務。 |
貝爾實驗室日前發表一篇新聞稿表示,該研究室的團隊已成功展示一種可為雙通道DSL網路帶來可觀頻寬成長的新技術,該團隊將其命名為幻影模式(Phantom Mode)。其實作方式是在兩條實體銅纜間創造出一條虛擬通道,使DSL設備可以三條通道傳遞封包,從而創下在400公尺距離內提供300Mbit/s寬頻接取、1公里內提供100Mbit/s寬頻接取的紀錄。貝爾實驗室表示,透過此一技術,網路營運商可把現有銅纜基礎設備的潛力發揮到極限,應可滿足未來幾年三合一服務(Triple Play)的需求。
事實上,幻影模式的概念並非首見。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表示,早在1886年,就已經有人設計出一套幻影模式的電路。然當時由於缺乏向量化(Vectoring)技術,因此兩條實體銅纜間的幻影通道(Phantom Channel)只是條充滿串音(Crosstalk)與雜訊干擾的通道,難以被用來傳遞有意義的訊號。但隨著向量化技術成熟,及DSL設備支援通道綑綁(Channel Bonding)的比例開始攀升,導入幻影模式來提供更多DSL頻寬的時機已經到來。
市場研究機構Ovum的分析師Kamalini Ganguly認為,貝爾實驗室的技術突破,讓人人都有100Mbit/s寬頻接取的時代可望加速到來。透過現有的銅纜迴路,即可提供300Mbit/s寬頻接取的表現,更可能重塑次世代寬頻產業的勢力消長。然而,目前此一技術只通過可行性驗證,未來如何部署,以及如何制定用戶端設備(CPE)的規格,才能讓具備通道綑綁功能的DSL接取設備支援幻影模式,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