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距方案齊備 u-blox衝刺物聯網市場

作者: 王智弘
2017 年 07 月 20 日

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模組起家的u-blox,看好物聯網成長前景,除持續研發更高精準度的新一代定位方案外,更積極將產品線由廣域長距離的蜂巢式通訊模組(Cellular Module),拓展至Wi-Fi、藍牙(Bluetooth)等短距無線通訊模組領域,同時強化安全性、可靠性與強固性,期以更完整的產品組合與更好的效能品質,擴大市場版圖。

在廣域物聯網應用領域,LTE通訊模組已是當今M2M模組廠發展的主力產品,包括高速、高資料量的LTE Cat 3至Cat 16模組,以及低速、低功耗的LTE Cat 1、Cat M與窄頻物聯網(NB-IoT)方案,皆是業者布局重點。

不同於多數M2M模組廠係與幾家主要LTE晶片組供應商合作,以開發高速或低速LTE通訊模組產品,u-blox在LTE領域除與晶片組廠合作外,亦掌握自有核心晶片技術能力與專業知識。u-blo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副總裁Andreas Thiel表示,u-blox每年花費18%的營收投入研發,是唯一一家擁有自製LTE數據機(Modem)晶片的模組廠,因而不僅技術能量更加深厚、產品發展藍圖與生命週期的掌握度更高,亦為其長期發展奠定紮實根基。

u-blo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副總裁Andreas Thiel指出,由於同時擁有晶片與模組技術,u-blox的解決方案可達到更高整合度設計,且對產品生命週期的掌握度也更高。

 

Thiel透露,目前u-blox高速、高資料量LTE模組仍與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等晶片供應商密切合作,至於低速、低功耗的LTE模組現今尚有部分產品使用合作晶片商的解決方案,但未來在低速領域則將會以採用自家研發的Modem核心—UBX為主。

事實上,日前u blox發表的首款多模LTE Cat M1/NB1模組–SARA‑R410M‑02B,即是基於該公司專屬Modem技術所研發而成。該模組尺寸僅16×26毫米,可在單一的硬體封裝中提供LTE Cat M1和Cat NB1連接性,並可透過軟體的可配置性,支援全球所有的部署頻帶,有助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應用開發商,大幅擴展市場、差異化產品,同時最佳化其投資報酬率。

至於短距無線模組方面,u-blox主要聚焦於藍牙、Wi-Fi,以及車對任何物體(V2X)通訊技術方案的發展,現今配合的晶片商包括邁威爾(Marvell)、德州儀器(TI)、恩智浦(NXP)及Nordic Semiconductor。

u-blox短距無線產品中心資深總監Herbert Blaser分析,未來幾年Wi-Fi與藍牙市場將強勁成長,預估至2020年工業與汽車領域所使用的Wi-Fi和藍牙模組數量將上看十億套,而消費性電子領域的數量則高達十七億套。u-blox短距無線模組將鎖定重視連結安全性和強固性的應用市場,包括工業自動化、銷售終端(POS)、健康照護、車載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汽車,以及智慧城市和建築等,滿足物聯網應用核心需求。

標籤
相關文章

蜂巢式物聯網傳捷報 eMTC數據通訊實測成功

2017 年 01 月 05 日

台灣電信商進軍MWC 齊秀IoT應用方案

2018 年 03 月 02 日

催化IoT應用市場發展 研華加速終端設備聯網

2018 年 07 月 19 日

蜂巢科技成長可期 5G驅動工業4.0變革

2019 年 07 月 25 日

最大化物聯網節點容量  窄頻低功耗網路協定受矚目

2016 年 09 月 08 日

感測結合LoRa傳輸 IoT蜂箱實現養蜂精準管理(1)

2023 年 08 月 11 日
前一篇
搶攻智慧家庭市場 超低電壓快閃記憶體成顯學
下一篇
u-blox/華為攜手打造 全球首款NB-IoT智慧電表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