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價值高 OLED搶灘居家照明

作者: 林苑晴
2010 年 05 月 12 日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色溫可調變範圍廣達2,500~8,000K,加上節能、不含汞與低電壓驅動無過熱的安全疑慮,相較於傳統光源,將可發展出更高附加價值的居家照明。隨著各國專利技術布局迭有進展,以及採用更高世代製程生產,OLED照明市場規模正急速擴大。
 




台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指出,OLED照明擁有諸多優於傳統光源的特性,因此未來可望延伸出更多的應用版圖。



看準可調節色溫的照明市場深具潛力。台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表示,目前OLED照明是唯一能在任一時間點調配出日出至日落色溫變化的光源;至於可實現色溫最低達2,700K的白熾燈已至最低極限,無法再調降其色溫。
 



歐盟執委會贊助的應用於資訊通訊技術與照明設備的高亮度有機發光二極體(OLLA)聯合研究機構資料顯示,在室內亮度每平方公尺300坎德拉(cd)之下, 3,000K與4,000K色溫擁有最高的終端市場接受度;相對而言,顯現陰白色的6,500K色溫的市場評價最低。周卓煇認為,終端用戶更鍾情於2,500K色溫,此亦代表OLED照明將會是居家照明的大勢所趨。
 



有鑑於OLED光源兼具面光源、廣視角、可撓曲、輕薄、省電等優勢,北美、日本、台灣、韓國與德國廠商已紛紛大舉投入技術研發,其中北美OLED照明專利數量已於2002年始超越LED。由於日、美大廠跨入OLED領域較早,進駐的廠商家數眾多,專利技術早已分散在不同廠商間;至於德、韓業者的專利技術集中度偏高,前五大專利權人擁有近90%的專利技術比重。雖然OLED尚須克服壽命偏低與價格過高的難題,但周卓煇預期,在歐司朗光電半導體(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飛利浦(Philips)、奇異(GE)、Lumiotec、Konica Minolta等大廠持續戮力突破OLED技術瓶頸之下,將有助於加速OLED照明達成大量商品化。
 



根據市調機構美商顯像資訊管理顧問(DisplaySearch)預估,OLED照明市場將於2011年起飛,至2013~2014年市場規模將超越被動矩陣式(PM)OLED顯示器,並於2018年達到60億美元大關。

標籤
相關文章

Win 8來了 筆電/平板觸控商機全面引爆

2012 年 10 月 29 日

富士通強推FRAM 提升工業自動化效率

2015 年 07 月 24 日

智慧醫療翻新頁 NEC發表非接觸式AR介面

2016 年 10 月 14 日

英飛凌發表新工具軟體 支援數位家庭標準Matter

2021 年 10 月 28 日

量子技術將重新定義運算科技的未來

2023 年 01 月 09 日

電控電子化架構演變 SGS車電驗證方案齊備

2024 年 07 月 01 日
前一篇
NVIDIA進軍平板裝置 Flash支援成亮點
下一篇
汽車動力方向系統電子化浪潮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