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感測技術加持 智慧手機更有「感」

作者: 盧佳柔
2016 年 01 月 19 日

英飛凌(Infineon)正積極與Google合作,研發全新雷達感測(Radar Sensor)技術,期實現比光學感測方式更精準的手勢辨識,並協助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打造更直覺的人機操作方式,進而吸引更多消費者目光。



英飛凌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射頻及感測元件資深行銷經理潘哲源表示,雷射感測器具有測試距離與物體移動的方向以及穿透不同物體的優勢,會依據系統不同的配置改變其效能。



英飛凌射頻及感測元件、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經理吳柏毅表示,雷達感測是利用手形辨識的方式做遙控,與動作感測技術的手形辨識大不相同。該技術是利用雷達波接收反射波的訊號演算與計算出手勢變化,即便在黑暗中亦可判斷手勢動作;相較於光學式感測是利用手在移動時產生光的落差去驗算手形,在精細度上具有極大的差異。


英飛凌射頻及感測元件、電源管理及多元電子事業處資深行銷經理潘哲源補充,雷達感測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測試距離與物體移動的方向,因此大多用於汽車以及行動裝置。他也指出,雷達感測的另外一項特色是可穿透很多不同的物體,而依據系統不同的配置,如硬體加上放大器和演算法的不同,會影響系統傳輸的距離以及穿透能力。


據了解,英飛凌去年已發布與Google攜手合作「Project Soli」的雷達感測技術。該計畫是英飛凌基於60GHz的收發器技術,同時整合RF收發器、天線和控制電子於單一封裝,未來可適用於手機與穿戴裝置的應用。吳柏毅透露,目前已有和幾家廠商合作積極投入研發,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正式推出相關產品。


與此同時,英飛凌也持續精進既有的微機電系統麥克風(MEMS Microphone)、壓力感測器(Pressure Sensor)和光學感測器(Optical Sensor)等產品性能。


潘哲源指出,MEMS麥克風感測器的使用量隨著行動裝置的出現呈現爆發性成長,尤其是在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的成長更為快速。目前中國品牌的中高階智慧手機大多都配置二至三顆的MEMS麥克風;預計2016年高階手機將全面升級三顆MEMS麥克風,而中階手機部分依舊會以二顆麥克風為主。


吳柏毅認為,從整體供應鏈來看,MEMS麥克風感測器數量增加勢必成為趨勢,尤其是高階的部分;以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效能的要求只會有增無減,因此也呼應到麥克風差異化的特性,麥克風的供應商必須增加不同功能才能吸引客戶埋單。


潘哲源表示,MEMS麥克風有兩個最大的技術挑戰,其一是降低風的雜聲;其二是錄製音質。因應上述難題英飛凌的處理方式是在麥克風的隔膜(Diaphragm)上鑽孔,透過孔設計的大小可調整50~100Hz的聲音,可選擇性消除雜訊。至於錄製音質的問題,則是使用Double Backplate的技術,在MEMS製造上打造雙層薄膜,利用震動距離產生電容的差別轉成聲音的數據,相較於過去麥克風製造只用單層薄膜,英飛凌的Double Backplate技術可直接克服無法錄製高頻聲音的難題。

標籤
相關文章

分波多工加持 矽晶光電頻寬達50Gbit/s

2010 年 08 月 02 日

追擊Android陣營 Windows 8將掀硬體規格戰

2012 年 05 月 30 日

攜手Voltech 太克跨足電源分析儀市場

2013 年 04 月 16 日

軟體定義儀器發功 LTE-A/MTC新規格一機通測

2015 年 07 月 02 日

催生車用感測傳輸共同標準 MIPI聯盟加速自駕系統發展

2019 年 11 月 15 日

2026年LiDAR市場可望達57億美元 ADAS成長潛力足

2021 年 09 月 06 日
前一篇
雲端安全大躍進 甲骨文力推SPARC M7
下一篇
Molex與貿澤電子合作贊助龍之隊推廣電動車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