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所訂定的混合式家庭網路標準G.hn可望在2011年大放異彩,除受到全球眾多電信業者支持外,更吸引英特爾(Intel)、博通(Broadcom)、德州儀器(TI)等晶片大廠投入,目前Sigma Design和領特(Lantiq)已先後宣布完成G.hn晶片樣本,並將於2011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展出最新成果。
領特用戶端設備區域行銷經理黃裕興表示,G.hn可與其他無線傳輸技術互補共存於家庭網路市場。 |
領特用戶端設備區域行銷經理黃裕興表示,G.hn標準制定之初係從電信業者的角度出發,因此獲得全球電信業者的支持,其中包括歐洲的AT&T、英國電信公司(BT)、Telefónica、日本的NTT DoCoMo及中國大陸的中國電信,總計涵蓋一百六十九個國家,由於參與G.hn的電信業者在各地扮演要角,故能吸引系統裝置的零售業者投入產業鏈。
不同於其他家庭網路標準如家用電力線網路聯盟(HomePlug)和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MoCA),屬於開放式平台的G.hn目前獲得較多晶片業者的支持,已有八家半導體業者投入。連MoCA陣營最大的推手博通(Broadcom),也於去年11月購併Gigle Networks以獲得電力線傳輸技術,甚至公開宣布將縮短G.hn相關產品的上市時程,足見G.hn技術之吸引力。
黃裕興表示,一旦參與G.hn標準的成員增加,將促使廠商降低產品價格,進而提升價格競爭力。目前G.hn晶片將於2011年第一季陸續發表,Sigma Design和領特更搶在CES展出晶片樣本,而相關晶片組也將於第二季完成,至於英特爾和德州儀器也可望在今年推出相關產品。
G.hn的優勢在提供家庭網路統一的標準介面,儘管標準訂定之初受到不同技術陣營業者質疑其互通性測試(IOT),但黃裕興解釋,由於當初晶片樣品尚未完成,根本無法檢驗互通性,目前推廣G.hn標準的HomeGrid論壇已建立測試平台,提供互通性檢測服務,至於未來是否提供類似無線區域網路(Wi-Fi)的認證標章,則仍待研擬。
黃裕興表示,若能克服互通性問題,G.hn混合式網路標準具有高投資報酬率,可以同時滿足電話線、電纜線和電力線三種不同的傳輸媒介。目前領特產品可達600M~800Mbit/s傳輸速率,並依不同媒介而改變。此外,G.hn透過分成25、50、100MHz三種頻率,可使廠商針對應用差異選擇適合的頻寬,藉此減少不必要的功耗,同時降低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ITU-T計畫於2011年完成著重於能源管理的G.hnem標準,不同於G.hn鎖定高畫質影像傳輸,G.hnem則看好智慧電網的低頻寬應用,傳輸率不到1Mbit/s,不但與現有標準互通,更具有市場區隔性質,十分具有低價格的競爭力。黃裕興說明,G.hnem意在使家庭中任何通電的設備與網路連結,並執行資料傳輸,例如電動車在充電的同時,可同步執行新版電子地圖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