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高階品牌納智捷已開發出純電動的休旅車款外,裕隆集團鎖定平價市場的酷比系列,也大致完成純電動版車款的開發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汽油版本是裕隆與中國大陸吉利汽車合作開發的成果,電動版的酷比所使用的核心系統從電池、馬達控制、變速系統到儀表板等汽車電子配備,全由台灣零組件供應商一手包辦。
裕隆集團對中國大陸的熊貓車款進行換心作業,將汽油動力系統改成由台灣供應商提供的電動系統。 |
裕隆集團北都酷比汽車課長杜祖武表示,相較於汽油版本是裕隆與中國大陸吉利汽車合作開發的成果,電動版的酷比所使用的核心系統全由台灣零組件供應商提供,從電池、馬達控制、變速系統到儀表板等汽車電子配備,完全來自台灣供應商。這也是台灣少數幾款完全台灣研發,無須國外提供核心零組件的車款。杜祖武認為,台灣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對協助裕隆集團研發純電動車提供了莫大幫助。
該款純電動車的外觀與目前市售的汽油車完全一樣,但由於鎖定都會短距離通勤使用,因此電池容量與輸出馬力可適度降低。這樣的設計理念有其好處,因為電池容量縮小後,充電的速度可以更快,據裕隆研發團隊內部測試,只需十分鐘便可完成80%充電;而輸出馬力降低,亦可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
事實上,由於電動車與汽油車先天特性不同,因此降低輸出馬力無損於車輛的性能表現。以電動版的酷比來說,目前工程樣品車的馬力為112匹,時速從0加速到100公里只需9.7秒,但許多馬力更大的汽油房車甚至無法跨過10秒門檻。因此,杜祖武透露,目前裕隆的研發團隊正考慮降低電動版酷比的馬力,以換取更長的續航力,同時也讓駕駛人開車時的感覺更舒適,畢竟不是人人都喜歡跑車級的加速貼背感。
不過,電動版酷比何時能上路,杜祖武的態度仍然保留。因為目前政府的電動車政策配套並不完備,雖然日前行政院已允許電動車掛牌,但電動車上路所需的基礎設施,如充電站等仍不完備。在相關配套就序前,即便推出電動車,也很難說服消費者購買。
汽車向來被視為是一國重工業實力的指標,對於戮力發展輕工業的台灣而言,無法培養出強大的汽車工業並不意外。然而,隨著油電混合車與全電動車成為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台灣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已成為本地車商發展電動車最有力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