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雙核心MCU助陣 Sensor Hub功耗銳減

作者: 蘇宇庭
2014 年 12 月 03 日

以非對稱雙核心架構打造的微控制器(MCU)將使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功耗銳減。MCU業者正積極開發以非對稱核心為架構的產品形式,以讓Sensor Hub可基於各種任務配置不同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中,恩智浦(NXP)已於日前正式發布新一代Cortex-M0+/Cortex-M4F雙核心MCU,使Sensor Hub可透過不同的運算核心完成感測器資訊接收、讀取、處理等任務,進而提高運算效率及降低功耗。



恩智浦微控制器產品線多重市場經理Ross Bannatyne表示,非對稱雙核心架構能降低MCU功耗,使Sensor Hub耗能驟降。



恩智浦微控制器產品線多重市場經理Ross Bannatyne表示,現今行動裝置擁有的眾多創新功能,大多是透過各種感測器來實現,如環境感測器、動作感測器等;而隨著更多常時開啟(Always-on)的感測器被運用於多種類型的產品中,Sensor Hub的角色對於延長電池續航力而言將更為重要。


Bannatyne進一步指出,Sensor Hub的功用雖然意在降低過多感測器對系統功耗帶來的負擔,然而有時Sensor Hub本身就是造成系統功耗過高的元凶;以MCU形式的Sensor Hub為例,目前許多MCU大都存在著耗能過高或無法隨著感測器數量增加而進行有效運用的問題,因此業界亟需一套能使MCU功耗驟降的Sensor Hub方案。著眼於此,恩智浦的解決之道則係透過非對稱雙核心的配置,來降低Sensor Hub功耗。


據悉,恩智浦新推出的相關系列產品,其非對稱雙核心架構可使處於工作狀態下的MCU降低耗能,如開發人員可使用每單位兆赫電流為55μA/MHz的Cortex-M0+核心處理器,來完成感測器資料的獲取、整合及外部通訊等任務;當MCU須以更快的速度執行如融合動作感測器等複雜且密集的數學演算時,即可切換至每單位兆赫電流為100μA/MHz的Cortex-M4F核心處理器,進而優化MCU效能,並節省能源。


即使在睡眠狀態下,該系列產品也僅需3μA的超低電流,即可達成長時間的感測器探測應用,符合感測器Always-on的運作需求。Bannatyne補充,恩智浦做了相當多評測,透過測試結果可發現,與市面上同類型功耗表現最佳的產品相較,該系列產品耗能平均可降低20%。


值得注意的是,MCU並非唯一能提供低功耗Sensor Hub的解方,業界內還有許多以超低功耗為訴求的Sensor Hub產品形式,如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或是可戶特定標準產品(CSSP)等。


對此,Bannatyne認為,基於MCU為主的Sensor Hub優勢在於成本以及其扮演的角色較為彈性;舉例而言,針對小型、功耗較低、不須長時間充電的裝置來說,MCU可同時扮演Sensor Hub及應用處理器(AP)的角色,若是採用他種形式的Sensor Hub,有時則須另外配置AP,將不符合經濟效益,且會使系統架構更為複雜。此外,目前MCU市場規模成熟,相較於其他種產品將更具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Sensor Hub的軟體演算法將決定感測系統的精準度,為了提高Sensor Hub軟體演算支援的擴展性,恩智浦也正積極於第三方協力廠商合作,如Bosch Sensortec、速位互動(CyWee Motion)、Hillcrest Labs等,厚實感測融合演算法資料庫。

標籤
相關文章

恩智浦通過微軟Azure Sphere認證 簡化軟體開發步驟

2020 年 04 月 07 日

搶占32位元市場地盤 MCU商大打價格戰

2011 年 11 月 09 日

恩智浦安全微控制器獲EAL6+認證

2012 年 10 月 19 日

低功耗加速度計搭橋 Sensor Hub進駐智慧手機

2012 年 10 月 24 日

強攻智慧照明 LED驅動IC廠統包方案上陣

2013 年 03 月 21 日

搶攻中國綠能車商機 大唐恩智浦正式營運

2014 年 04 月 29 日
前一篇
IIoT風潮興 開放式軟硬體設計平台身價漲
下一篇
導入MCU數位驗證機制 醫療配件管理安全性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