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5G原型開發 國家儀器軟硬兼施

作者: 蕭玗欣
2015 年 03 月 13 日

終端消費者對高頻寬、高速網路的迫切需求增長,加上2020年將有五百億部聯網裝置上線運作,讓5G技術發展迫在眉梢。為實現該技術,相關通訊系統設計工程師亟需省時且簡易使用的開發工具,來驗證目前5G新興技術的可能性,對此國家儀器(NI)推出LabVIEW通訊系統設計組,其結合軟體無線電(SDR)硬體和軟體設計流程,可為工程師省下轉換不同程式語言的時間,加快5G系統原型的製作過程。



左起為國家儀器台灣總經理林沛彥、大中華區行銷總經理郭皇志、技術行銷經理潘建安



國家儀器大中華區行銷總經理郭皇志表示,過去網路從2G進展到3G的時間距離相當長,而3G演進至4G則僅花了4~5年;至於5G則預計將在2020年問世,顯見技術研發時間愈來愈緊迫。


不僅如此,產業界對5G技術的定義尚未具體成熟,目前僅知大致將從發展大規模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assive MIMO)天線、廣布基地台、改良調變技術及運用毫米波(mmWave)等方向著手研究;然而,每種技術要從演算法到原型(Prototype)完成,須經過相當繁複的過程,因此亟需借助性能優異的開發平台來驗證技術可行性,並加快原型製作。


為了催生5G技術,國家儀器提出一套軟硬體高度整合的解決方案–LabVIEW通訊系統設計組,期能從系統層級的角度解決現今研發人員所面臨的問題,並大幅縮減他們的開發時間。


國家儀器技術行銷經理潘建安進一步解釋,SDR的硬體電路架構,含括了中央處理器(CPU)/通用處理器(GPP)、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以及射頻前端(RF Front-end)等三大部分,因此往往須要動用不同的技術團隊來進行開發,加上FPGA和處理器所使用的程式語言和開發工具不同,造成系統映射(Mapping)不易,使得從演算法開發到原型完成,往往須耗費長達1年以上的時間。


有鑑於此,LabVIEW通訊系統設計組不僅強化不同演算法設計語言間無縫轉換的能力,同時提供硬體知覺設計環境,透過功能軟體圖,提供實體設定控制、硬體限制和系統建檔功能。如此便能讓設計人員致力於創新,不必為了實作細節而分心,進一步提高原型製作的速度與品質。

標籤
相關文章

開放式軟硬體助陣 NI建構系統整合生態

2010 年 12 月 09 日

深耕車電市場 ST車用娛樂半導體再下一城

2011 年 04 月 13 日

擴充客製化功能 LabVIEW Tools Network上線

2011 年 11 月 22 日

NI執行長:模組化儀器將終結單機量測時代

2012 年 08 月 14 日

汽車系統加速電子化 ECU測試需求興起

2012 年 11 月 28 日

打造物聯網完整生態系統 NI力推顛覆性平台策略

2016 年 11 月 18 日
前一篇
LAA技術助力 LTE加速邁向免授權頻譜
下一篇
同步切換多項開關 電源系統揮別差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