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G開始,行動寬頻技術明顯改變許多行動裝置的既有用途與價值,尤其是手機,3G技術已讓手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通話功能,新增如上網、收發電子郵件與線上遊戲等功能,而頻寬更高、傳輸速率更快的4G,將可望讓手機與行動裝置創新更多不同的功能與面貌。
ST-Ericsson協理陳炳文表示,4G通訊的上傳與下載速度各達75Mbit/s與300Mbit/s,使應用服務供應商推出的各種服務,以及資料的傳輸都更有發展空間。而在各種行動裝置中,以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受惠最大,根據資料統計,2010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兩億支,預計到2011年可達三億五千萬支,可謂行動寬頻的進展使全球手機使用者皆可隨處上網,享受更多的加值服務。預計長程演進計畫(LTE)更高的頻寬也將進一步帶動手機與行動裝置的成長需求,並解決消費者使用3G時的不順暢感。
ST-Ericsson協理陳炳文表示,為應付無線通訊帶來的新功能,手機核心處理器不斷提升,現已進展至雙核心。 |
若是4G通訊結合雲端運算,則可使行動裝置的功能再上一層樓,包括可結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發展而來的擴增實境、定址服務(LBS)等,陳炳文指出,若要做到同步顯示位置與地點的相關資訊,行動裝置搭配的通訊技術在資料連結上須相當快速,才能進一步與雲端運算結合,即時提供最新資訊與服務到使用者端。
為提供手機業者更好的通訊品質,ST-Ericsson也推出許多基頻處理器產品與整合晶片(Combo Chip),陳炳文表示,自2G到3G、高速封包存取(HSPA)與分頻雙工(FDD)、分時雙工(TDD)兩種模式的LTE,ST-Ericsson皆已推出相關產品,最新的LTE FDD正與客戶測試晶片中,至於整合晶片,則涵蓋無線區域網路(Wi-Fi)、藍牙(Bluetooth)、調頻(FM)與GPS技術。另外,看準未來4G技術將風行於各式中高低階行動裝置中,ST-Ericsson也有相對應的產品可滿足市場需求。
3G技術開始發展時,手機與其他行動裝置即可透過3G無線上網,開發更多新興應用功能,包括瀏覽網頁、線上遊戲等,不過384kbit/s的頻寬,讓聯網的順暢度略顯不足,因此業者開始將目光鎖定3.5G、3.9G,甚至4G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