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彈性/高負載機器人市場蓬勃 UR新推協作產品

作者: 吳心予
2023 年 02 月 02 日

近期台灣市場力推數位轉型,驅動自動化領域迅速發展,協作型機器人廠商Universal Robots(UR)預估,2023年台灣協作型機器人市場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動能,而高彈性、高負載、全場景、客戶共創將成為產業發展的必要需求。

Universal Robots大中華區總裁蘇璧凱(Adam Sobieski)表示,近年台灣積極把握供應鏈升級商機以及數位轉型趨勢,大力促進企業智慧升級,因此公司對台灣協作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公司在台灣市場將不斷投入與創新,持續開拓在地夥伴網路以及UR+生態,不斷以自動化方案驅動台灣製造業企業增效升級。

UR認為2023年有五大自動化趨勢,包含協作型機器人蓬勃發展、高彈性的解決方案需求、需要高負載的機器人、產業需要一站式方案並建立生態系,以及客戶高度參與機器人產品的開發。

趨勢一:協作型機器人發展強勁

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30年間,全球協作型機器人市場的複合年成長率預計將達32.5%,市場規模於2030年預計將增至80億美元。台灣擁有良好的製造基礎,在多項數位轉型政策的助推下,UR預計2023年台灣協作型機器人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動能。

此外,製造業長期面臨的勞動力短缺難題,亦推動了企業自動化轉型的步伐。 透過使用安全、靈活、便捷的協作型機器人來代替繁瑣、危險、重複、勞力強度大的任務,能夠使員工得以聚焦更具價值的工作,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和成就感。

趨勢二:保持高彈性,敏捷回應靈活製造需求

疫情的反覆持續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使製造業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再度被放大檢視。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全球製造業企業極需透過數位化、自動化方案提升生產的靈活性和管理的精準度,實現敏捷生產。

除了全球總體環境以外,數位時代終端消費者需求的瞬息萬變,也對企業生產構成了另一重壓力,傳統的人力模式無法適應彈性生產的快節奏。UR預計,2023年產業將繼續對自動化方案提出極高的彈性要求。與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不同,協作型機器人能夠與員工直接近距離互動,經過安全評估後、無需額外設置安全護欄或改變現有的廠房布局,安裝操作非常方便,即使無程式設計經驗的操作人員,只需稍加培訓便能透過直覺便捷的介面進行快速設置和操作。

趨勢三:協作型機器人負載/臂長滿足更多元的產業需求

以往協作型機器人因其靈活輕量的特徵,主要被客戶用來處理對負載要求較低的任務。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在更高負載的領域也使用協作型機器人,來替代過往由傳統工業機器人操作的任務。因此廠商如UR最新重磅推出的新品UR20,以回應市場需求。UR20協作型機器人在負載能力、作業範圍等多方面達到全面突破,在實現20KG大負載和1,750mm工作半徑的同時,重現精度高達±0.05mm。UR預計,更高負載、更長臂長的協作型機器人在2023年將能夠在更多元的場景中,為企業提供精準的解決之道。

UR推出的產品UR20

趨勢四:生態系及一站式方案全線賦能製造業升級

科技的快速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全面性的變革,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能夠專精於所有領域,機器人產業也不例外。機器人系統開發涉及硬體、軟體、應用程式、感測器和介面等各方面細節,必須依靠生態系的力量,才能夠針對各場景便利地實現功能拓展。

產品如UR在2022年持續開拓UR+解決方案,透過與全球1,100多家系統整合商、經銷商與夥伴合作,研發豐富元件、系統及軟體,向終端使用者提供靈活且一致的自動化體驗。UR將持續努力建置UR+生態,以更全面的方案,全線賦能台灣製造業發展。

趨勢五:持續發展客戶共創,提升產品開發過程主動性

客戶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而隨著市場日益成熟,如今的客戶比以往更有能力為產品開發提出有價值的回饋和建議。UR預計,邁入2023年,客戶在產品開發中將能夠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客戶共創形式將進一步發展。

過去幾年全球市場見證了自動化對製造業的徹底變革。展望未來,UR預測協作型機器人,將在企業自動化升級的過程中扮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角色。協作型機器人企業應在負載、場景需求、生態協作、客戶洞察等各方面持續深耕,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後盾。

標籤
相關文章

UR新款協作機器人登場 工業智動化安全感UP

2015 年 10 月 29 日

厚實AIoT/5G競爭資本 電信業搶人大戰全面引爆

2019 年 07 月 17 日

為數位轉型鋪路 西門子強調虛實整合

2019 年 09 月 03 日

智慧機械雲正式商轉 產官界共促製造業數位轉型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整合機械雲/AI加值套件 中小企業轉型迎跨國商機

2021 年 12 月 03 日

思科創新技術鎖定台灣產業數位轉型需求

2023 年 02 月 20 日
前一篇
imec高光譜成像鎖定腫瘤活體細胞偵測
下一篇
ADI執行長加入CEO氣候領袖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