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成像/感測迅速導入消費電子 2023市場上看185億美元

作者: 程倚華
2018 年 07 月 06 日

由2017年蘋果(Apple)推出了iPhone X開始,使用結構光原理設計的相機模組與光學元件,以及近紅外光(NIR)全域快門(Global Shutter)感測器,成為了消費性產品3D感測技術的新技術標準,各手機大廠皆積極在自家產品中導入該技術。因此,預計相關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到了2023年有望達到185億美元市場規模。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YoleDéveloppement發布了2018年的3D成像與感測器產業報告,Yole技術與市場首席分析師Pierre Cambou指出,儘管實現點光源與泛光照明(Flood Illumination)的VCSEL技術同時帶來了高成本,但這也是超高單價的iPhone X的最大技術驚喜所在。

Yole的報告中指出,預計在2023年,3D成像與感測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21億美元擴大至185億美元。在此期間,市場的年附合增長率將達到44%。該技術在消費性產品、車用、工業與其他高階市場也都會達到10%以上的增長。隨著小型化半導體的進步,3D成像與感測器將會應用在各種不同的領域,在2018年,該趨勢也將會持續進行。全球的影像感測器、VCSEL、光學玻璃與相關半導體封裝業者都將從中受益。

在消費性電子產業,如Oppo、小米、華為等智慧型手機廠商也為因應此趨勢提出各種3D感測策略。而一但Android廠商的供應鏈到位,3D感測的導入率預估將由2018年的13.5%,在2023年時提升至55%。

然而,由於手機在AR/VR上的應用尚未成熟,因此主鏡頭的3D相機導入率將會因此受到限制,短期內該技術的導入將以前鏡頭為主。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也將擴展至手機以外的領域,特別是消費機器人或是如醫療、工業等高階市場。

標籤
相關文章

零組件出口持續成長 台廠3D感測元件前景可期

2018 年 11 月 16 日

3D感測2023年產值擴張至185億美元

2018 年 07 月 23 日

MicroLED走向商用化 蘋果一馬當先

2021 年 08 月 06 日

工研院/Ganvix聯手研發下一代綠光VCSEL

2023 年 03 月 10 日

挾高傳輸速率 Thunderbolt鎖定即時影像編輯

2011 年 05 月 05 日

攜手中國軟體廠 海信擴大Smart TV布局

2012 年 04 月 02 日
前一篇
IDC:AR/VR裝置2022年市場規模達6590萬台
下一篇
激盪AI創新應用 The Future AI論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