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導入Small Cell勢在必行 大小基地台共存仍是考驗 

作者: 陳妤瑄
2017 年 02 月 10 日

在3GPP發布的5G發展目標中,整體系統容量(Capacity)要比4G提升1,000倍。為達成這項目標,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將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相較於以大型基地台為主的4G,5G網路架構將是大小共存的狀態,如何讓兩者共存於5G網路架構中,是目前業界正在努力克服的技術難題。

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秘書長暨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周勝鄰指出,無論是大型基地台還是小型基地台,一個區域裡基地台越多,該行動網路的系統容量也就越大。一個大基站涵蓋的半徑,可以從500公尺~2公里,但容量卻是固定的,因此範圍布得越廣,單一用戶可以分享到的容量就越小,容易造成擁塞。如果能透過小型基地台組網,便可把不同用戶分散到這些基站去,進而讓容量增加。

未來5G小基站的觀念,會是在大型基地台底下,再布建好幾個小型基地台。周勝鄰舉例,以台北市東區的面積來說,一座大型基地台的訊號涵蓋範圍已經足夠,但考慮到當地人潮擁擠、行動網路的流量也高,因此網路容量必須更大,才能滿足用戶需求。在SOGO等人潮聚集的地區再布建幾個小基地台,便可有效提高網路容量。

但如此一來,大小基地台必須能彼此協調,否則反而會互相干擾。這對基地台規畫(Cell Planning)來說,是新的挑戰。目前大小基地台共存,仍存在訊號干擾的問題。除此之外,小基站彼此如果布得太密,也會有干擾的問題。因此,增加小型基地台所能擴增的網路容量,還是有其極限。以目前的技術來看,利用小型基地台,最多可把網路容量增加2~5倍。

以中國移動為例,目前該公司是採用大小基地台異頻運作的方式來降低干擾問題。因為頻率不同的關係,該方式能成功避免大小基地台相互干擾。不過,此作法可能難以應用在台灣,因台灣電信商的數量較多,每家廠商的頻譜資源都很有限,單一電信業者很難有如此多的頻率可以使用。

標籤
相關文章

加速4G普及 GTI制定TD/FDD-LTE互通標準

2011 年 07 月 15 日

EDA軟實力雄厚 安捷倫LTE量測面面俱到

2011 年 08 月 26 日

高通QRD搧風點火 大陸白牌死灰復燃

2012 年 06 月 20 日

LTE商轉激增百家 4G Femtocell商機明年發酵

2012 年 07 月 13 日

迎接5G技術標準到來 台韓積極進行技術交流

2019 年 05 月 08 日

調研:蘋果5G 手機2020 現身將直取龍頭?

2019 年 11 月 18 日
前一篇
恩智浦宣布完成標準產品業務分割
下一篇
滿足低功耗設計需求  分散式異構處理FPGA展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