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全球熱 各國網路原型/專利研究拼場

作者: 黃耀瑋
2015 年 04 月 20 日

各國政府與通訊業者正全力搶攻5G灘頭堡。邁入2015年,歐盟、北美、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及台灣皆已相繼啟動5G網路原型研究計畫或進一步成立標準推動聯盟,目的不外乎搶先掌握核心專利,以提高被3GPP等國際標準組織採納的機會,進而主導技術規格走向,甚至帶來權利金收益。


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暨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秘書長周勝鄰表示,從3G到4G的歷史發展經驗來看,標準核心專利(SEP)分布有逐漸分散的趨勢,例如高通擁有35%以上的3G標準核心專利,但是到4G世代已淡化至11%的占比,與三星(Samsung)和華為平起平坐。此一態勢在未來的5G標準將更加突顯,單家廠商專利比重可望降至10%以下,這無疑為台商開啟新契機,而現在正是卡位的關鍵時刻。


據悉,工研院已於日前通過競爭激烈的歐盟展望2020(Horizon 2020)ICT-14計畫徵選,將與世界通訊大廠共同開發5G關鍵技術,助台商接軌國際前瞻研究。周勝鄰指出,工研院加入ICT-14計畫中的5G裝置對裝置(D2D)、行動網路(Moving Network)兩項計畫;其中,D2D研究項目重點在於LTE MTC技術的平滑演進,使其適用於5G網路、通訊協定和基礎設施。


至於Moving Network項目則是確保5G網路在大範圍、高速環境下的訊號品質及穩定性。周勝鄰強調,工研院過去在時速數百公里高鐵上實現WiMAX通訊的成果將能延用至5G Moving Network研究,而這也是工研院能在多國研究機構中脫穎而出,獲選加入ICT-14計畫的關鍵。


目前各先進國家爭相發展以「大容量、大頻寬、大連結、低延遲、低功耗」為訴求的5G技術,預估2016年3GPP將成立5G Study Item,提前展開標準制定,而標準核心專利戰役則可望在2017年開打。


周勝鄰透露,工研院除依循ICT-14計畫外,亦緊鑼密鼓進行38GHz毫米波頻段、同時同頻雙工(CCMD)等完全顛覆4G架構的技術研究;今年5月將與主掌台灣5G專利審核的TAICS,共同發布5G白皮書,最終目標係搶下3~5%的5G標準核心專利,以減輕國內通訊產業繳交給國際大廠的權利金負擔,甚至創造技術授權的收益。


不讓歐盟、台灣專美於前,中國移動亦攜手Altera展示5G虛擬化雲端無線接取網路(C-RAN)平台,將有助加速下一代集中式、可協調的5G無線網路成形;與此同時,愛立信與澳洲電信則已揭櫫5G無線接取及核心網路概念性架構。


愛立信(Ericsson)台灣區總經理何可申(Hakan Cervell)表示,該公司正聚焦5G-LTE雙重連結及5G多點連結技術,現已初步建置的5G無線平台,達到業界最高5Gbit/s傳輸速率,目標係在2020年推動5G商轉。儘管該方案距離5G規格目標仍有一段差距,但已是各界投入5G研究中最具突破性的進展之一,能大幅提升室內外行動裝置與無線接取網路的互動性。


顯而易見,台灣正積極追回3G、4G落後國際大廠的進度,然而,其他國家也不願拱手讓出市場機會,並持續加碼投資,未來5G標準核心專利割據戰將在所難免。

標籤
相關文章

布局5G/IoT商機 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成軍

2015 年 02 月 05 日

迎接5G技術標準到來 台韓積極進行技術交流

2019 年 05 月 08 日

5G商用帶動設備需求 「以硬帶軟」成台廠致勝關鍵

2018 年 11 月 15 日

搶搭數位轉型錢潮 愛立信發表工業連網解決方案

2019 年 04 月 03 日

搶攻5G開放架構商機 經濟部攜手Cisco打造國際隊

2020 年 08 月 19 日

強化感測/思考/連結/行動力 NXP迎接全面智慧化時代

2020 年 08 月 31 日
前一篇
改搭可編程FPGA SoC ADAS系統性故障銳減
下一篇
是德802.11 WLAN訊號產生軟體加速物聯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