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科技產業景氣迭創新高,新興技術帶動產業發展,讓企業勇於投資,物聯網與人工智慧(AI)就是其中的兩大亮點,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技術發展期之後,這兩個明星技術如何落實在產業應用,就成了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尤其是國內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導入最新的科技,改善產業體質與效率,以順利促成產業升級與轉型。
傳統中小型製造業者,在科技發展的腳步下,是十足的弱勢族群,不僅製造方法落後、效率低,對於生產資訊的蒐集與經驗累積,都極為土法煉鋼。工業4.0智慧製造的內涵,除了大量製造之外,非常重要的精神就在於少量多樣的彈性化智慧生產,此也契合中小型製造業生產模式。然而,資源相對缺乏的中小企業在導入新興資訊科技的過程中相當無助,政府與法人的協助更加重要。
物聯網的興起正式推動資訊科技產業的第三波變革,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長馮明惠表示,從四、五十年前第一波以PC為主的資訊硬體到第二波的App經濟,近年走入全聯網時代,裝置多了感應、通訊、控制甚至分析的功能,於製造業就是提供製造設備單機、產線、整廠的聯網,然而推動的真正關鍵成功因素必須兼顧深度與廣度,除了整合水平領域的資源建立具互通性的平台之外,也要深入垂直產業的領域知識,建立夥伴關係,以共享、共創的精神發展平台,最後發展適當的商業模式,讓解決方案可以實際運作、持續成長。
摒棄過去單兵作戰的思惟,為了解決物聯網應用破碎化的難題,馮明惠強調,平台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擴大技術廣度,網路安全功能與該會資安所合作,領域知識與數位所合作,硬體技術與工研院資通所合作,產業應用則與研華一起,共同發展工業設備聯網之運維雲服務平台。為了深入垂直產業,也與手工具公會、機械公會、工具機公會等攜手,完成平台的共通性與垂直領域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