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需求起飛 Micro LED成顯示首選

作者: 程倚華
2017 年 11 月 15 日

隨著擴充實境/虛擬實境(AR/VR)應用起飛,相關的顯示需求也受到相當大的重視。由於AR/VR所使用的頭戴式裝置螢幕距離眼睛非常近,顯示器最理想的畫素密度將上看2,000ppi,遠超過目前LCD、OLED顯示器可以達到的水準,但Micro LED卻有機會達成這個目標。因此,Micro LED將很有機會成為AR/VR頭戴式裝置所選用的顯示技術。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分析,AR/VR的頭戴顯示器主要有兩大顯示品質要求:響應速度與畫素密度。LCD本身的材質特性無法達到AR/VR所需要的速度門檻,因此其顯示延遲可能會造成某些使用者頭昏;OLED的響應速度雖快,但畫素密度大約在1,000ppi便達到極限,難以達成AR/VR所需要的2,000ppi。然而,以上兩點要求皆是Micro LED能夠滿足的,因此,AR/VR應用將成為Micro LED顯示器的重要戰場,也是工研院未來幾年的重要目標。

另外,Micro LED幾乎能夠放在所有不同材質的基板上,其中包含玻璃基板、PCB基板或是具備彈性的基板。正因如此,未來Micro LED技術也有機會製作出可撓式面板。

吳志毅進一步提到,儘管Micro LED在AR/VR領域獨具優勢,然而最大的市場永遠是手機、電視等消費型產品。而在該領域,LCD與OLED皆已發展相當成熟,若Micro LED要加入競爭,必須等到成本降低至與LCD、OLED接近的地步,才有普及的機會。不過,由於台灣的Micro LED供應鏈非常完整,無論是製程技術、轉移、IC設計等專業都是台灣所掌握的技術。待未來進一步整合材料、系統等國內外廠商後,Micro LED還是有機會成為下世代的主流顯示技術。

吳志毅認為,Micro LED電視大約在2020年就有機會出現在市面上,然若是要成為主流顯示技術,最快也要到2022年後。

標籤
相關文章

向三星/LGD下戰帖 友達擴產4K2K曲面電視面板

2013 年 10 月 31 日

虛擬/現實零框架 沉浸式運算時代來臨

2015 年 09 月 11 日

2020大幅成長46% AMOLED成高階智慧手機主流

2020 年 01 月 16 日

2030十大科技消費趨勢 感知聯網翻轉數位感官體驗

2020 年 02 月 07 日

元太科技攜手華星光電 發表42吋電子紙TFT背板

2020 年 08 月 17 日

2029年可變形顯示器市場規模挑戰1.177億台

2022 年 09 月 12 日
前一篇
Mouser提供Cypress WICED評估套件
下一篇
滿足高性能/小體積裝置需求 靜態電流管理助電池壽命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