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毫米波使用頻段偏高,加上導入波束成形技術,因而增加產品設計工程師在整合天線時的複雜度,善用模擬工具遂成為加速5G毫米波應用開發時程的關鍵要素。
5G應用於2019年啟動,在6GHz以下頻段成功商用之後,電信商、半導體業者也紛紛加快毫米波(mmWave)頻段的應用開發。不過,由於毫米波頻段偏高,加上導入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5G毫米波天線與產品的整合難度因而大幅上揚,為加快整合時程並降低成本,不僅模擬工具重要性隨之增加,與此同時模擬工具供應商也進而衍生出新的服務模式。
安矽思(ANSYS)資深應用工程師林鳴志(圖1)表示,5G毫米波設計目前最主要的挑戰在於,如何找出「激發相位(Excitation Phase)」。由於5G導入了多重天線(MU-MIMO)設計,使得天線的數量大幅增加,例如2×4的規格就有8根天線,為了使天線獲得最好的共振效果,天線在產品中擺放的位置也比以往更加講究,不同的相位,天線的增益效果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