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用處多 半導體製造走向智慧化

半導體製造是個極度複雜且漫長的生產過程,且每個製程步驟的良率都必須接近100%,才能確保最終生產良率維持在可接受的水準。因此,半導體製造業者很早就開始在產線上設置各種資料擷取機制,並藉由大數據分析等方法進行製程控制。人工智慧(AI)的興起,則讓半導體製造業者有了節省人力,提升分析效率的新方法。
2018 年 11 月 05 日

專訪安矽思產品管理總監Larry Williams 模擬工具加速5G應用開發

對無線通訊產業而言,5G是一個技術發展的重大里程碑,不僅導入許多新的射頻通訊技術,更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應用情境。除了現有的語音通訊、行動寬頻之外,還要承載車載、物聯網等新的應用服務。對系統跟元件開發業者而言,周延的模擬將是確保5G應用開發成功的關鍵。
2018 年 11 月 04 日

AI輔助晶片設計話題熱 IC設計產業挑戰/機會並呈

EDA大廠競相在自家產品中導入人工智慧(AI),試圖藉此加快晶片設計/模擬的速度。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先進研究計畫署(DARPA),也已設定「全自動晶片設計」的宏大目標,並廣邀矽智財(IP)跟工具業者參與這項挑戰性極高的研究計畫。此一目標不會很快實現,但趨勢如此,IC設計產業與相關從業人員,必須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做好因應準備。
2018 年 11 月 01 日

半導體封裝產業走向工業4.0  各廠進展快慢不一

由於產品特性的緣故,跟其他製造業相比,半導體製造相關產業的自動化程度一直是名列前茅。但從自動化走向智慧化,也就是從工業3.0走向工業4.0,實現數位轉型,則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2018 年 10 月 29 日

專訪Maxim資深市場經理Roger Yeung PMIC朝高整合/高效/高靈活發展

消費電子產品紛紛採用更高效能的應用處理器和SoC,不僅運算能力越來越高且體積也越來越小,而消費者也希望電子產品能具備更長工作時間;為此,電源管理晶片(PMIC)設計開始朝高整合、高效率以及高靈活度發展。
2018 年 10 月 28 日

電動/聯網車輛量測挑戰多 儀器商各有法寶搶商機

隨著汽車轉型電動化與聯網化,所帶來的量測需求亦與傳統車輛有所不同。而儀器大廠則憑所專長,針對該趨勢推出了相關解決方案應戰。
2018 年 10 月 25 日

性別/年齡AI看手就知道

隨著深度學習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深度學習應用也進入到我們的世界。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人臉識別,包括微軟也推出了Cognitive Face API,可以透過人臉來識別身分,甚至可以用來判斷性別與年齡。
2018 年 10 月 22 日

西門子攜手北市府 技職課程導入工業自動化

為讓更多技職學生有機會學習國際科技新知與培育專業涵養,近日台北市與西門子公司進一步合作簽署技職產學合作計畫,透過雙方合作機會,學習德國技職教育在學校與企業間培育學生的過程及企業對人才及素養的重視。並透過技職教育向海外先進國家學習與借鏡的經驗,放眼國際與世界技職教育接軌,並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觀,以產學合作方式學習先進國家技術與教學文化。
2018 年 10 月 21 日

誘因設定要以獲利為前提

今年有幾場行銷活動被冠上「之亂」的名稱,甚至還有某個手機網路吃到飽特價活動案例,被列入維基百科典藏。從行銷規劃的角度觀察,當初設計行銷活動的團隊成員們,應該沒有故意想要創造一場「之亂」,只是想要為組織創造一個提升績效成果的行銷活動。
2018 年 10 月 20 日

導入AI電網管理效率提升 虛擬電廠平衡電力供需

虛擬電廠,顧名思義即為沒有實際的發電廠,而透過用戶需量反應降低尖峰用電量或從儲能設備提供可調度之電力,協助電網平衡供需。過去的電力市場結構為集中式電網管理,統一由電力公司供電,然而電網經常受到突發性需求而增加電網管理成本。此外,近年來社會逐漸重視核能災害及空氣汙染等議題,轉向再生能源發電,電網也受到綠電供給不穩所影響,如太陽能或風能發電過剩造成綠電暴衝入網、離峰時期供電不足等種種問題,一直困擾著電力公司和其客戶。
2018 年 10 月 18 日

聯電/格芯先後退出製程軍備競賽  成熟製程競爭更講差異化

繼聯電在2017年進行高階主管大改組,並宣布未來經營策略將著重在成熟製程之後,格芯(GLOBALFOUNDRIES)也在新執行長Tom Caulfield就任半年多後,於日前宣布無限期暫緩7奈米製程研發,並將資源轉而投入在相對成熟的製程服務上。
2018 年 10 月 15 日

專訪UL研發總監王凱魯 翻轉觀念正視鋰電池風險

鋰電池應用無所不在,從人手一支的手機到各種電動載具,乃至廠辦甚至電網等級的能源儲存系統,都看得到鋰電池的身影。但各種電子設備的設計開發者跟使用者,對鋰電池的風險往往認識不足,導致因鋰電池而釀成的火災意外頻傳。UL認為,產品設計者看待鋰電池的態度必須有所改變,方可降低相關意外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2018 年 10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