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狂潮拉抬HBM 台卡位AI記憶體客製/平價商機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帶動之下,記憶體的市場成長力道強勁,由DDR5 與高頻寬記憶體(HBM)帶頭迎來復甦。過去記憶體產業受到景氣循環影響,疫情後接連面臨消費電子庫存與通膨的衝擊,市場一度疲軟。目前則隨著生成式AI應用開枝散葉,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更高的記憶體容量與傳輸速度支援。台灣在其中可望基於深厚的半導體技術,發展用於邊緣運算的DRAM、Wafer...
2024 年 04 月 29 日

LLM啟動高速傳輸世代 PCIe 6.0/USB4/AOC全速向前(1)

AI運算需要更快的運算處理速度,加快高速傳輸規格的更新。面對新一代的傳輸規格,IC設計、產品測試與電路保護,都需要在訊號的完整性等方面下足苦功。 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在2023年爆發,人工智慧正式開啟大型語言模型(LLM)應用的時代。AI運算需要更快的運算處理速度,產業陸續導入PCIe...
2024 年 04 月 26 日

LLM啟動高速傳輸世代 PCIe 6.0/USB4/AOC全速向前(2)

AI運算需要更快的運算處理速度,加快高速傳輸規格的更新。面對新一代的傳輸規格,IC設計、產品測試與電路保護,都需要在訊號的完整性等方面下足苦功。 AOC傳輸更快/更遠 (承前文)資料傳輸的頻寬需求越來越高,速度也越來越快,帶動AOC的應用成長。光程研創(Artilux)...
2024 年 04 月 26 日

群雄逐鹿生成式AI 抽乾NVIDIA護城河談何容易(1)

生成式AI無疑是當前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同時也是含金量最高的應用市場。為搶奪商機,英特爾跟超微都已將NVIDIA視為頭號對手,並推出針對性的產品方案。但AI是NVIDIA苦心經營十多年的戰場,要抽乾NVIDIA的護城河,談何容易?...
2024 年 04 月 23 日

群雄逐鹿生成式AI 抽乾NVIDIA護城河談何容易(2)

生成式AI無疑是當前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同時也是含金量最高的應用市場。為搶奪商機,英特爾跟超微都已將NVIDIA視為頭號對手,並推出針對性的產品方案。但AI是NVIDIA苦心經營十多年的戰場,要抽乾NVIDIA的護城河,談何容易?...
2024 年 04 月 23 日

台日半導體合作跨進新時代 供應鏈韌性更上一層樓

近期台積電熊本一廠落成的消息,成為台日雙方媒體追逐的新聞熱點。在文章上,更出現「明治維新以來的黎明」這類形容詞,來描述台積電熊本廠的重要性。近日,我參加了由中華民國東亞經濟協會主辦的台日代表聯席會議。來台參與本次會議的日本代表團規模,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突顯半導體將成為日後台灣與日本互動的重要產業,台日雙方未來合作必定充滿著可期待性。...
2024 年 04 月 16 日

物聯網市場飆速成長 聯網資安風險不可輕忽(1)

物聯網市場發展飛快,在加快製造業自動化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以及更多職缺。而物聯網廠商也需要留意聯網設備普及後,隨之而來的資安風險,依照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驗證產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將成長3.1%,2025年將成長3.3%。此外,到2023年12月,中國這個第二大經濟體和聯網設備最多的國家,經歷2009年以來最長的通貨緊縮趨勢後,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另一方面,印度經濟的表現一直優於世界其他地方,在製造業大舉投資與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的背景下,未來該地區的物聯網市場成長將會相當強勁。...
2024 年 04 月 11 日

物聯網市場飆速成長 聯網資安風險不可輕忽(2)

物聯網市場發展飛快,在加快製造業自動化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以及更多職缺。而物聯網廠商也需要留意聯網設備普及後,隨之而來的資安風險,依照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驗證產品。 四、物聯網和邊緣設備市場成長...
2024 年 04 月 11 日

類比AI技術不斷進化 特定應用超越傳統AI(1)

數位AI需要在資料儲存與運算單元之間搬移大量資料,讓馮紐曼運算架構的局限顯露無遺。類比AI則另闢蹊徑,利用歐姆定律突破馮紐曼架構的限制。不過,類比AI目前尚無法像數位AI般,支援動輒數億個權重,使其無法運用在生成式AI上。...
2024 年 04 月 10 日

類比AI技術不斷進化 特定應用超越傳統AI(2)

數位AI需要在資料儲存與運算單元之間搬移大量資料,讓馮紐曼運算架構的局限顯露無遺。類比AI則另闢蹊徑,利用歐姆定律突破馮紐曼架構的限制。不過,類比AI目前尚無法像數位AI般,支援動輒數億個權重,使其無法運用在生成式AI上。...
2024 年 04 月 10 日

中國掌握電動車製造王牌 歐洲大廠快步跟上(1)

中國在電動車供應鏈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對汽車製造業的支持,加上比亞迪的策略涉及發展垂直整合的供應鏈,使比亞迪能夠以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及鋰電池製造商之一。 中國電動車(EV)製造商比亞迪在2023年第四季的電動車銷量,超過特斯拉(圖1),銷量約53萬輛,而特斯拉為48.5萬輛。儘管如此,特斯拉在2023年全年仍保持整體銷售領先,因為鋰電池組是電動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整車價值的50%以上。...
2024 年 04 月 10 日

中國掌握電動車製造王牌 歐洲大廠快步跟上(2)

中國在電動車供應鏈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對汽車製造業的支持,加上比亞迪的策略涉及發展垂直整合的供應鏈,使比亞迪能夠以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及鋰電池製造商之一。 (承前文)中國電動車廠快速成長的競爭力,也導致全球政府瘋狂補貼,例如美國推出3,690億美元的《2022年通貨膨脹削減法案》,而歐盟則推出了2,500億歐元的綠色交易投資計劃,其中都包括加強電動車供應鏈的資金。如此大規模且複雜的綠色補貼舉措凸顯綠色保護主義。例如,獲得美國對電動車製造的補貼不僅取決於汽車的本地含量,還取決於電池元件和鎳、鋰和鈷等相關關鍵材料的來源。...
2024 年 04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