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掃平電動車里程焦慮(1)

電動車的市場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汽車製造商繼續努力提高電動車的行駛里程並縮短充電時間,以克服這個影響電動車普及率的重要障礙。為了提高車載充電器的性能,汽車製造商正在探索採用碳化矽(SiC)等新技術。 雖然里程焦慮一直存在,但混合動力、純電動等各種形式的電動車(EV)的市場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汽車製造商繼續努力提高電動車的行駛里程並縮短充電時間,以克服這個影響電動車普及率的重要障礙。電動車的易用性和便利性受到充電方式的顯著影響。...
2023 年 10 月 18 日

SiC掃平電動車里程焦慮(2)

電動車的市場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汽車製造商繼續努力提高電動車的行駛里程並縮短充電時間,以克服這個影響電動車普及率的重要障礙。為了提高車載充電器的性能,汽車製造商正在探索採用碳化矽(SiC)等新技術。 車載充電器分析...
2023 年 10 月 18 日

後照鏡自動轉向/盲區照明神助攻 機車騎乘輔助系統安全上路(1)

機車騎乘輔助系統以微控制器為技術基礎的解決方案。這兩項解決方案最大的特色在於,角度可調的後照鏡及投射方向可自動改變大燈燈具,用電子智慧解決市面上機車對於燈光照射角度不足,與後照鏡的視野死角等問題。 本產品使用盛群微控制器設計能夠依照騎乘路況,完成最佳化後照鏡可視角度自動調整,及輔助盲區照明系統,增加機車轉向時安全性。本系統使用陀螺儀偵測車體傾斜角度及轉向加速度,以微控制器計算車身預計轉向弧度,控制伺服馬達提前帶動照明燈具,至預計轉向行進之位置。以降低夜間行駛因光線不良,轉彎時照明不足所造成的危險。依照車體轉向與傾斜角度,後照鏡也能自動調整可看清楚後方路況角度,能有效提升機車轉向時的騎乘安全性,降低變換車道以及轉彎時車禍或意外發生的機率。...
2023 年 10 月 17 日

後照鏡自動轉向/盲區照明神助攻 機車騎乘輔助系統安全上路(2)

機車騎乘輔助系統以微控制器為技術基礎的解決方案。這兩項解決方案最大的特色在於,角度可調的後照鏡及投射方向可自動改變大燈燈具,用電子智慧解決市面上機車對於燈光照射角度不足,與後照鏡的視野死角等問題。 產品結構...
2023 年 10 月 17 日

麵包板靈活加速產品開發(1)

供應商的電源轉換器(Adapter)和麵包板套件,協助開發人員完成接近最終產品的原型設計。此外,本文廠商提供的套件有助於簡化建構有用且可靠的麵包板,以便能夠用於驗證電路拓撲結構和介面,可按照需求連接到獨立模組和評估板,並實現有意義的原型。...
2023 年 10 月 17 日

麵包板靈活加速產品開發(2)

供應商的電源轉換器(Adapter)和麵包板套件,協助開發人員完成接近最終產品的原型設計。此外,本文廠商提供的套件有助於簡化建構有用且可靠的麵包板,以便能夠用於驗證電路拓撲結構和介面,可按照需求連接到獨立模組和評估板,並實現有意義的原型。...
2023 年 10 月 17 日

單視角2D影像深度資訊不漏接 平面影像重建3D立體視覺(1)

不同於3D雙目相機感測系統,單視角的深度估測(Monocular Depth Estimation)系統只需輸入由單視角(Single View)拍攝的平面RGB影像,就能估算出圖像(Image)中每個物件的深度資訊。具有多鏡頭(Shots)和多場景(Scenes)的2D視訊影片,也能應用單視角的線索(Cue)和偵測技術,獲得在2D視訊影像內每個物件的深度資訊。...
2023 年 10 月 16 日

單視角2D影像深度資訊不漏接 平面影像重建3D立體視覺(2)

(承前文)不同於3D雙目相機感測系統,單視角的深度估測(Monocular Depth Estimation)系統只需輸入由單視角(Single View)拍攝的平面RGB影像,就能估算出圖像(Image)中每個物件的深度資訊。具有多鏡頭(Shots)和多場景(Scenes)的2D視訊影片,也能應用單視角的線索(Cue)和偵測技術,獲得在2D視訊影像內每個物件的深度資訊。...
2023 年 10 月 16 日

單視角2D影像深度資訊不漏接 平面影像重建3D立體視覺(3)

(承前文)不同於3D雙目相機感測系統,單視角的深度估測(Monocular Depth Estimation)系統只需輸入由單視角(Single View)拍攝的平面RGB影像,就能估算出圖像(Image)中每個物件的深度資訊。具有多鏡頭(Shots)和多場景(Scenes)的2D視訊影片,也能應用單視角的線索(Cue)和偵測技術,獲得在2D視訊影像內每個物件的深度資訊。...
2023 年 10 月 16 日

CNN硬體轉換解封邊緣AI潛力

本系列文章由三部分組成,主要探討卷積神經網路(CNN)的特性和應用。CNN主要用於模式識別和物件分類。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重點解釋如何使用硬體轉換卷積神經網路,並特別介紹使用具有CNN硬體加速器的人工智慧(AI)微控制器在物聯網(IoT)邊緣實現人工智慧應用所帶來的好處。...
2023 年 10 月 13 日

分子介面工程助攻 鈣鈦礦電池效率更上層樓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擁有極佳的光電轉換效率,但其材料的穩定性卻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imec團隊近期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分子介面工程技術的幫助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有了明顯的改善。 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具備傑出的光電特性,成為備受矚目的新一代太陽能(PV)電池材料。這點的最佳體現就是功率轉換效率(PCE)的大躍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這項性能指標在短短幾年內就從不到4%躍升到20%以上。但是這類技術的商用發展,還需要適用於業界的製程技術才能實現,這些技術能克服電池現有的穩定性問題等等。...
2023 年 10 月 11 日

軟體定義汽車導入Open Source SBOM解鎖聯網汽車軟體資安

在今日的聯網世界裡,軟體供應鏈資安已成為最令人憂心的議題。隨著軟體定義汽車(SDV)生態系的持續發展並大量使用開放原始碼元件,嚴密的資安布建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不論是從外部取得的元件,或是開放原始碼元件,雖然使用第三方程式碼能簡化開發流程、加快上市時程,但卻也帶來了漏洞。...
2023 年 10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