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簡易式感測按鍵 模擬防水電容式感測技術

電容式感測技術能有效應用於可能暴露在潮濕、下雨、或有水的環境之裝置中。可程序化系統單晶片(PSoC)CapSense不須使用高成本機械式開關,並能同時提升裝置的可靠性與降低整體系統成本。防水電容式感測技術的應用範圍相當廣。車內應用包括車門開啟裝置、密碼輸入系統、警報感測器、以及電容式近距停車感測器等。防水電容式感測器亦可廣泛應用在居家生活中,包括廚房設備、浴室燈光開關裝置、自動式水龍頭、洗碗機或洗衣機等。此外,防水電容式觸控螢幕也可應用於自動櫃員機、PDA、手機、可攜式衛星定位系統(GPS)及其他室外用的裝置。
2007 年 06 月 29 日

避免無線訊號形狀改變 射頻/基頻模擬衰落測試兵分兩路

衰落會對無線訊號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為克服這種影響,移動設備的接收器要進行在衰落環境下的性能測試。本文將剖析多碼分工(CDMA)、教育視頻點播系統(EVDO)、寬頻多碼分工接取系統(WCDMA)及高速下鏈封包存取(HSDPA)終端手機等抗衰落性能測試方法,並重點描述利用基頻模擬方法,實現低成本衰落測試解決方案。
2007 年 06 月 29 日

照明市場放光明 OLED技術動向引關注

有機電激發光(OLED)具備薄型、高效率、低電壓驅動、主動發光、波長分布均勻、面發光等特性,因此OLED未來可望成為新世代薄型平面顯示器的照明光源。
2007 年 06 月 29 日

智慧卡安全性需要提升 非接觸型技術漸受青睞

根據多位產業分析師的初步估計,2006年微控制器(MCU)大幅成長,幅度約在30~50%間。雖然預期此成長率無法持續至2007年,但該市場仍將繼續成長。Eurosmart認為2007年微控制器的成長率約為20%。其中大多數來自非接觸型技術,由於對消費者而言很方便,因此在身分識別及付款領域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2007 年 06 月 29 日

加速LED背光源入主液晶電視 驅動晶片扮要角

LED正在加速攻占液晶電視背光源市場,而如何提升LED驅動電路的可靠度與效率,包括如何降低電磁干擾、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等項目,仍為當前半導體業者持續戮力精進的重要議題。
2007 年 06 月 29 日

提升LCD TV畫質表現 最佳化驅動電路為關鍵

現階段TFT LCD在架構中首要面臨的挑戰,即是如何依據液晶面板特性,而兼顧所有環節,其中應注意之處,在於面板技術與驅動電路如何搭配,以及繪圖控制器如何最佳化,以達成高畫質的色彩表現。
2007 年 06 月 29 日

省電/環保議題發酵 LED背光源設計備受矚目

RGB LED背光源因具有環保、高畫質、高對比度、低殘影等諸多優勢,因此有取代傳統CCFL成為新一代液晶顯示器背光源之勢,惟在系統設計上,須克服輝度不足與耗電量仍高的問題。
2007 年 06 月 29 日

強化MCU語音辨識功能 音控雙足機器人概念機成形

機器人技術可說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六十年代初問世至今,機器人的發展已有顯著的進步,並走向成熟的工業機器人。各種用途的特種機器人實用化,昭示著機器人技術燦爛的明天。近幾年來,台灣亦逐漸引進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等機器人套件作為教學題材,然而價格皆不斐。因此本專題將以國人自行設計研發的微控制器(MCU)為主體,嘗試以電子人的角度就伺服器控制與簡易機構設計,製作低成本、具娛樂效果的雙足機器人。
2007 年 06 月 29 日

高影像品質/顯示效率為發展關鍵 車用液晶顯示器應用多元化

1885年第一台內建燃燒引擎(Combustion Engine)汽車問世至今,汽車已由傳統代步工具轉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車用電子與汽車資訊數位化的蓬勃發展,消費者對於行車安全與娛樂享受日益重視,因此車內處處可見液晶顯示面板(In-Vehicle...
2007 年 06 月 29 日

密鑰管理把關安全通訊協定 SRTP封包架構提升加密套件互通性

數位多媒體保護技術中重要考量因素是降低數位技術運算成本並縮短處理時間,其中,「可變編碼(Scalable Coding)」技術能依環境需求壓縮多媒體,以單一的編碼串流提供各種應用平台所需,達到節省頻寬之目的。但可變編碼須以安全性、系統複雜度、格式順從、處理已編碼內文遺漏、強化錯誤回復力、確保可變性為使用考量前提,亦讓傳統安全加密系統可能無法直接套用在新系統上。
2007 年 06 月 29 日

兼具靈活與低成本效益 數位功率轉換技術蓄勢待發

直流對直流(DC-DC)電壓轉換器已普遍地應用在個人電腦和電信領域,並理所當然地被認為能夠提供高性能,且不需要額外的成本。但這為解決方案留下兩個變數。
2007 年 06 月 29 日

解決燃料電池可攜性挑戰 RMFC脫穎而出

由於可克服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甲醇穿透所引發的諸多問題,近年來重組甲醇燃料電池已成為業者新的研發方向,將開啟可攜式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於各種領域的應用契機。
2007 年 05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