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影音驅動無線傳輸演進 UWB+藍芽整合穩固市場

整合UWB的藍芽3.0版標準規範已由藍芽技術聯盟制定中,並已採納WiMedia聯盟的MB-OFDM技術,看好UWB於超高傳輸率以及低功耗的特性,將可促使藍芽傳輸率突破110Mbit/s,並能從個人裝置應用邁向數位家庭領域。而即將商業化的WUSB應用,也可能成為藍芽3.0最大競爭對手。
2006 年 11 月 24 日

結合MCU及RFID技術 無線車輛辨識系統聰明上路

車輛辨識在智慧型運輸系統、交通管理、防治犯罪與車籍資料歸檔等作業中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在車輛數日益增多下,傳統上以車牌為主要辨識資料並以人力進行管理的方法已不敷使用,因而使得無線車輛辨識系統概念應運而生。
2006 年 11 月 24 日

打造堅固且高亮度顯示螢幕 電容式觸控感測技術漸風行

電阻式觸控螢幕雖然技術簡單,但卻容易造成螢幕磨損,若加上保護螢幕或降低反射的塗料,則會造成不良透光。此外,手影效應也容使感測器判斷錯誤。為解決這些問題,以電容式觸控感測為主要技術的螢幕開始受到重視。
2006 年 11 月 24 日

慎選ESD保護元件 避免HDMI產品受靜電干擾

由於HDMI訊號頻率高達742.5MHz,且以高速傳輸訊號,對於ESD保護元件的特性要求即更加嚴格,特別在靜電容量方面更是影響元件效能的重要關鍵。目前變阻器與齊納二極體在設計架構改善後,靜電容量已可低至0.6~1pF,而松下使用的雙金屬薄膜並行技術,更可低至0.5pF。
2006 年 11 月 02 日

掌握電源配置設計準則 有效發揮USB供電特性

為確保USB供電裝置的正常運作,並避免對所連接的電腦造成損害,設計人員須於產品設計之初仔細了解USB的電源標準。本文介紹USB在裝置列舉時的電源限制及相關規範,以充分發揮USB通訊協定所提供的匯流排供電的便利性。
2006 年 11 月 02 日

MB-OFDM技術躍升主流 UWB市場版圖持續拓展

OFDM近年來應用持續拓展,其中資料傳輸率的最佳發揮則是MB-OFDM。該技術代表WiMedia陣營的UWB技術,以480Mbit/s超寬頻傳輸獲得注目。雖然該技術所屬的IEEE 802.15.3a已於2006年1月解散,但在USB選擇MB-OFDM為新一代高速無線傳輸技術後,業界標準的氣勢正方興未艾。
2006 年 11 月 02 日

ESL設計加速軟硬體整合 虛擬系統原型扮演要角

建置系統單晶片的挑戰重重,然而,新興的電子系統層級設計,在設計初期探索系統架構,讓使用者快速開發出虛擬原型,再開始建置細部的硬體。軟硬體工程師因而能順利獲得定義完備且通過驗證的規格,以便進行設計工作。
2006 年 10 月 27 日

善用電子設計工具 提升奈米製程良率

先進製程帶來各種物理與電子效應,使得開發策略對良率最佳化的影響日益提升,而具備製造意識的工具與方法,讓半導體製造業者能以更高的效率在設計初期階段就融入製造觀念。本文將討論影響奈米製程技術良率的重要因素,並說明電子設計為何在強化奈米電路良率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2006 年 10 月 27 日

整合手機與單晶片微控制系統 智慧型GSM密碼鎖為安全把關

本文提出「GSM密碼鎖」,使用現今最熱門的手機與門鎖結合,以數位科技替代傳統機械鎖。除了手機開鎖功能外,也整合門窗防盜與偵煙系統,當小偷入侵或火災發生時,系統會發出簡訊並撥打電話告知屋主,讓屋主第一時間掌握家中情況。
2006 年 10 月 27 日

美觀且人性化需求殷切 電荷轉移元件實現完美介面

電荷轉移元件為各類電容感測器中較強固的技術,係採用電荷守恆的物理原理,由於技術具備充足的靈敏度與高抗干擾能力,因此電子元件不需任何接地參考連線,即可直接穿過高厚度的面板,相當適合支援各種使用電池的可攜式裝置。
2006 年 10 月 27 日

謹慎考量機械/散熱/零組件配置 AMC卡帶來全新設計挑戰

AMC規格所定義的全新設計環境,將帶給板卡設計人員許多特殊的設計挑戰,除匯流排負載、高速設計與電源管理外,設計人員也必須謹慎考量板卡尺寸、元件高度、電路板層數、發熱元件,以及電源設計等因素,以妥善整合AMC承載板卡,確保最終產品符合業界規範。
2006 年 10 月 27 日

考量雜訊/動態範圍/偏置漂移 提升電子磅秤準確度

電子磅秤需求的解析度日益提高,為能達到外部液晶顯示器計數的準確性,在內部的計數必須高於外部計數20倍以上,因此內部解析度必須具有高一個數量級的精準度,在設計磅秤時,必須選擇低漂移值的類比數位轉換器。
2006 年 10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