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太陽電池切割效能 微水刀雷射首開先河

傳統上在切割矽晶太陽電池時,多半採用乾式雷射或水刀切割等技術,僅管仍可達成一定的切割目的,然而此兩種技術均會造成切割區域與切割物件性能降低的問題。因此,結合兩者優勢的微水刀雷射便成為劃時代的創新突破,可達成速度與成本上嚴苛要求...
2006 年 05 月 29 日

以開放式實驗平台為例 解構燃料電池發電原理

DMFC由於擁有可低溫發電、發電結構簡單及燃料成分危險性較低等特性,適合用於可攜式產品的電池應用。根據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的預估,100W~1,000W的可攜式電源應用,將是燃料電池最快商品化的領域,也因此DMFC的發展備受各界矚目...
2006 年 05 月 29 日

解析HDMI重要技術詞彙 認識HDMI專業術語

HDMI對於大多數國內工程師而言,仍是一門相當陌生的技術,然而基於此項技術的潛力,有必要徹底解析,第一步即是釐清各項專業術語,本文針對HDMI技術規格中常見的詞彙與重要組織名稱加以說明,希望協助工程師從基本術語掌握這項新興技術...
2006 年 05 月 29 日

競爭回歸基礎物理研究 電子業從微笑曲線到武藏曲線

電子產品陷入激烈價格戰,產品差異化的門檻越來越低,中國與印度廉價勞動力造成的低價壓力,讓廠商不得不尋求出路,以擺脫「日用品化」...
2006 年 05 月 29 日

導入電荷補償原理 MOSFET效率再進化

達成節省能源與縮小產品尺寸的需求,必須從提高電能轉換效率與功率密度著手,其中MOSFET即是技術改良的重點之一。新的MOSFET技術正藉由導入電荷補償原理,朝向更高的切換頻率、更低導通阻抗等方向進行技術創新。
2006 年 05 月 29 日

智慧型交換器提升基礎設施效率 打通企業網路任督二脈

智慧型交換器有能力審查通過它的各個封包的內容,並且依照個別封包資料型態來決定該封包的傳送與優先順序。這種技術將使動態網路充分支援可靠的無線網路、安全性、VoIP、視訊隨選、網路資訊服務和許多下一代技術...
2006 年 05 月 29 日

兼具發電、隔熱與大面積特性 透明太陽光電板備受青睞

現有太陽能光電板大多利用可視光發電,然而近期研究發現,寬能隙的半導體也可將紫外光轉換成電能,並讓可視光直接穿透光電板...
2006 年 05 月 10 日

IDF專題報導技術篇 英特爾處理器架構大一統

在2006年春季英特爾亞太科技論壇中,重點圍繞在下一代的處理器微架構、多核心處理器,以及針對各個應用市場的技術平台...
2006 年 05 月 10 日

結合微控制器與感測器 建構錶型生理監視系統

流行病毒疫情頻傳,使得自主性的健康管理益顯重要,因而突顯出可攜式生命機能監視系統的需求。本文規畫一套生命機能監視系統,結合訊號擷取、微控制器、顯示介面、射頻發射...
2006 年 05 月 10 日

液晶電視晶片市場硝煙起 廠商祭出單晶片整合方案

液晶電視在今年仍然熱力不減,在市場愈趨競爭的態勢之下,提供完整晶片整合方案以及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晶片廠商才能在此波商機中,成功獲利...
2006 年 05 月 10 日

DTV驅動LCD TV控制IC效能再提升 整合核心元件趨勢成形

迎接數位電視時代的來臨,LCD TV控制IC的視訊處理效能與相關元件整合議題隨之成為各界關心的焦點。而在整合化單晶片趨勢成形後,也考驗各廠家的技術實力...
2006 年 05 月 10 日

剖析BSIM3v3模型萃取方式(下) 掌握元件模型參數加速偵錯

積體電路技術不斷地提升,元件模型的準確度與產出速度面臨嚴峻挑戰,當元件尺寸縮小時會發生許多複雜的物理效應,造成模型常用的數學方程式無法符合實際物理機制...
2006 年 05 月 0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