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浪潮驅動高效工業儲存(1)

AI數位化工具越強大、越多人使用,工業應用需要更多的儲存空間及更高速的傳輸介面等支援,整體才能順暢運作,因此帶動工業儲存技術的變革。 因為ChatGPT問世,帶動人工智慧(AI)再度成為近期的熱門關鍵字,掀起人工智慧浪潮。ChatGPT能完成的工作已超乎人們的想像,預期將會是一個功能超強大的AI工具,也因此引發整體市場對於雲端、聯網及數據運算等資料傳輸與儲存的需求。ChatGPT只是一個起點,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更多AI工具及模型加入,協助更多的使用需求與應用創新。當AI數位化工具越強大、越多人使用,需要更多的儲存空間及更高速的傳輸介面等支援,才能讓整體運作更順暢,連帶工業儲存技術的變革也隨之興起。...
2023 年 07 月 04 日

智慧化浪潮驅動高效工業儲存(2)

AI數位化工具越強大、越多人使用,工業應用需要更多的儲存空間及更高速的傳輸介面等支援,整體才能順暢運作,因此帶動工業儲存技術的變革。 快照備份高效可靠 (承前文)以軟體執行備份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如完整備份(Full...
2023 年 07 月 04 日

超寬能隙材料熱導性能更驚豔(1)

大電源及高速傳輸的供應需求,諸如太陽能、風電、電動交通工具,或家用裝置、物聯網、資料中心等,在原本主流的半導體材料矽(Si)無法勝任此一變化下,新世代的寬能隙材料應運而生。 在現代人的生活極度依賴行動或穿戴裝置,存於其中的半導體材料無所不在。從早上的鬧鐘,到盥洗用的電動牙刷、上網訂早餐、用手機收看新聞,再到交通工具、工作用電腦、回家做飯的電鍋、微波爐等,半導體無所不在。近年來,隨著環保節能意識抬頭,為了實現淨零碳排放,必須將製造大量空污的油、氣發電,轉向更潔淨的綠電能源,未來的生活工具勢必共同邁向此目標。...
2023 年 07 月 03 日

超寬能隙材料熱導性能更驚豔(2)

大電源及高速傳輸的供應需求,諸如太陽能、風電、電動交通工具,或家用裝置、物聯網、資料中心等,在原本主流的半導體材料矽(Si)無法勝任此一變化下,新世代的寬能隙材料應運而生。 XRD鑑定晶體堆疊對能隙的影響...
2023 年 07 月 03 日

被動元件材料不斷創新 功率密度更上一層樓(1)

提高功率密度是電源應用開發者持續追求的目標,也是寬能隙元件能在高階電源市場上迅速普及開來的主因。但若要發揮寬能隙元件的全部潛力,被動元件也必須與時俱進,許多基於新材料的被動元件隨之誕生。 為什麼提高功率密度是轉換器設計人員之重要目標?不論是資料中心伺服器等能源密集型系統,還是路上越來越智慧的車輛,為其供電的電源轉換電路需要能夠在更小空間內處理更大功率。真的就那麼簡單。...
2023 年 06 月 30 日

被動元件材料不斷創新 功率密度更上一層樓(2)

提高功率密度是電源應用開發者持續追求的目標,也是寬能隙元件能在高階電源市場上迅速普及開來的主因。但若要發揮寬能隙元件的全部潛力,被動元件也必須與時俱進,許多基於新材料的被動元件隨之誕生。 除了在單體上透過材料創新取得技術突破外,KEMET還開發出一種暫態液相燒結(TLPS)技術。這是一種非焊接互連技術,能夠實現小尺寸高電容...
2023 年 06 月 30 日

雲端/AI應用頻寬需求孔急 矽光子技術將成重中之重(1)

為了滿足傳輸大量資料所衍生的頻寬需求,光通訊技術在近十年有非常大的進展。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應用的興起,將使光通訊元件必須進一步微縮到能直接與晶片整合的程度,以進一步降低延遲與成本。這也使得矽光子將成為半導體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
2023 年 06 月 29 日

雲端/AI應用頻寬需求孔急 矽光子技術將成重中之重(2)

為了滿足傳輸大量資料所衍生的頻寬需求,光通訊技術在近十年有非常大的進展。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應用的興起,將使光通訊元件必須進一步微縮到能直接與晶片整合的程度,以進一步降低延遲與成本。這也使得矽光子將成為半導體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
2023 年 06 月 29 日
智慧工廠

空壓機預防保養與能源管理應用

空壓機是工廠內不可或缺的設備,多數產線都需要它運轉。然而,空壓機運轉一段時間後需要進行保養,以免故障影響產線連續運作。因此,確保空壓機能夠正常運轉變得至關重要,而透過電力監控解決方案(PMMS)可以記錄用電數據並提供維護提醒功能,有助達成此一目標。...
2023 年 06 月 27 日

混合分析打造高精度數位分身(1)

混合數位分身(Hybrid Digital Twin)運用混合分析技術結合物理和數據,能夠善用兩者優勢提升數位分身準確度。 混合數位分身(Hybrid Digital Twin)是一種結合物理和數據的數位分身。換句話說,混合數位分身不僅僅只依賴模擬或者機器學習(ML)單獨進行,而是萃取這兩種方法的精華與優勢來利用系統所有可用知識。工程領域負責提供物理模型,而數據為該模型提供了新的見解。結合物理和數據技術之方法,稱為混合分析技術(圖1)。透過相關工具可以善用此技術提升數位分身精準度,例如Ansys...
2023 年 06 月 27 日

混合分析打造高精度數位分身(2)

混合數位分身(Hybrid Digital Twin)運用混合分析技術結合物理和數據,能夠善用兩者優勢提升數位分身準確度。 (承前文)圖2展示融合殘差的建模的過程,即使用物理學模型預測和實驗資料作為兩個主要的資料來源。...
2023 年 06 月 27 日

定時調控裝置直觀應用 無線調光系統便利性大增

市面上常見的調光器大多是以紅外線遙控或是旋鈕式控制居多,使用上兩者皆多以即時調控為導向,具有定時調控的產品並不多見。雖然另外加裝定時器,達到定時開關的功能,但依然沒有定時調整亮度的功能,並且不具螢幕顯示設定結果,操作不便,也無法直觀判斷已定時的時間及狀態。...
2023 年 06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