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程式化移相器問世 光子晶片設計彈性大增(2)

光子元件是傳輸大量資訊的理想選擇,但開發光子整合晶片的流程緩慢且昂貴,阻礙其拓展應用。如果光子晶片能具有可重複程式化(Reprogrammable)的特性,允許使用者透過修改程式來改變其特性,便能滿足不同應用需求,將可大幅降低光子晶片的開發成本、縮短上市時間和改善這些晶片應用的永續性。本文將介紹相關技術最近取得的突破,以及未來可程式化光子技術的發展方向。...
2024 年 11 月 12 日

ADPF實現高畫質/低功耗遊戲體驗 手機遊戲影響處理技術升級

安卓動態效能框架(ADPF)技術提供開發人員更多的裝置資訊,讓他們在整個App的生命週期內,掌控效能的穩定性與資源的使用。行動裝置的發熱資訊至關重要,原因是開發人員之前必須透過每秒幀數(FPS)與電池的電力消耗,來推斷裝置的發熱情況。有了即時的發熱資訊細節,開發人員在電池過熱且系統開始被動地節制效能前,就能主動調整App的內容來減緩熱量的堆積。...
2024 年 11 月 11 日

SPD力保電力系統安全 全面評估安全性/規格需求

浪湧保護元件(SPD)在各種形式的電力系統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其使用目的是保護電子設備、電路和通訊線路免受電壓突波和瞬態浪湧的影響。導致突波的原因可能是雷擊、停電、電網開關操作,或其他導致電壓突然暫時性高出正常標準的干擾。SPD的主要功用是抑制瞬態電壓,並將突波電流轉離所要保護的元件上,有助於防止損害、減少停機時間並延長電子系統的壽命。為了幫助設計人員選出最符合應用需求的SPD,本文針對設計人員需要評估的功能和規格提供相關要訣,以協助聚焦適合的SPD選擇範圍。...
2024 年 11 月 08 日

5G車聯網打造全自駕基礎建設 V2X前景可期(1)

車聯網帶動智慧交通的發展,透過車輛之間、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車輛與行人之間以及車輛與網路之間的資訊共享,實現全方位的交通感知和協同控制。車聯網的應用層標準由各國或聯盟根據其區域性應用各別定義,而無線通訊技術則以DSRC與C-V2X為市場主流。...
2024 年 11 月 04 日

5G車聯網打造全自駕基礎建設 V2X前景可期(2)

車聯網帶動智慧交通的發展,透過車輛之間、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車輛與行人之間以及車輛與網路之間的資訊共享,實現全方位的交通感知和協同控制。車聯網的應用層標準由各國或聯盟根據其區域性應用各別定義,而無線通訊技術則以DSRC與C-V2X為市場主流。...
2024 年 11 月 04 日

資料中心外部氣流設計考量眾多 數位孿生技術有大用

在建設資料中心時,設計團隊需要考慮到伺服器機架布局會如何影響冷卻效果,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空間。設計團隊一方面必須規劃電纜和管道的配置,方便資料中心維運進行作業,並盡量減少對氣流的干擾,另一方面還必須考慮照明和配電設備產生的熱,因為這些熱負載需要靠冷卻系統來處理。...
2024 年 10 月 29 日

突破AI GPU電源瓶頸 能源管理技術更上層樓

人工智慧(AI)在過去幾十年快速進步,並對全世界的影響與變化越來越深遠。AI帶來的影響也讓製造業從工廠端從自動化發展到「智」動化。例如AI協助工廠提高生產效力和改善製程品質,增加良率、降低成本、增強安全性和可靠性、精確預測維護需求、優化供應鏈管理以及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等。...
2024 年 10 月 21 日

三色燈自動監測幫大忙 聯網巡檢系統好處多多(1)

自動追蹤三色燈的狀態系統,使用MCU結合感測器以及伺服器來實現系統功能。這些感測器負責監測三色燈的顏色和環境狀態,以確保機台正常運作。當系統偵測到異常時,會及時更新網頁,方便技術人員檢視,減少人工巡檢需求、減低損失、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節省更換設備的高額成本。...
2024 年 10 月 11 日

三色燈自動監測幫大忙 聯網巡檢系統好處多多(2)

自動追蹤三色燈的狀態系統,使用MCU結合感測器以及伺服器來實現系統功能。這些感測器負責監測三色燈的顏色和環境狀態,以確保機台正常運作。當系統偵測到異常時,會及時更新網頁,方便技術人員檢視,減少人工巡檢需求、減低損失、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節省更換設備的高額成本。...
2024 年 10 月 11 日

超導數位技術變革AI/ML發展 實現運算設備用電永續(1)

超導數位技術利用材料在低溫時所具備幾乎為零的電阻特性。初步計算結果預測,相較於最先進的CMOS處理器所提供的性能,這項技術的能源效率高了100倍,運算密度也增加1,000倍。 科學家已經預測,在2040年前,全球接近半數的電力將用於運算...
2024 年 10 月 04 日

超導數位技術變革AI/ML發展 實現運算設備用電永續(2)

超導數位技術利用材料在低溫時所具備幾乎為零的電阻特性。初步計算結果預測,相較於最先進的CMOS處理器所提供的性能,這項技術的能源效率高了100倍,運算密度也增加1,000倍。 (承前文)但也有些驚人的不同之處。採用傳統的CMOS技術來堆疊多顆運算晶片的難度極高,因為這些晶片內部的功耗很大。運用超導技術,其耗散的微小功率能有效透過冷卻系統來處理。邏輯晶片可以直接透過先進的3D整合技術進行堆疊,實現更短距、更快速的晶片內連以及尺寸效益。...
2024 年 10 月 04 日

超導數位技術變革AI/ML發展 實現運算設備用電永續(3)

超導數位技術利用材料在低溫時所具備幾乎為零的電阻特性。初步計算結果預測,相較於最先進的CMOS處理器所提供的性能,這項技術的能源效率高了100倍,運算密度也增加1,000倍。 超導關鍵技術開發 (承前文)目前超導CPU所用的製程和材料,無法把運算密度提升到AI和ML技術突破所需的微縮程度。imec的目標是把目前的0.25微米微影尺寸微縮到28奈米。微縮的超導電線在縮小到50奈米的實際尺寸時,時脈速度和元件密度的乘積漸漸能與7奈米CMOS製程的表現相當(表1)。然而,在內連導線性能(以每條導線的GB傳輸率來表示)方面,28奈米超導技術預計能以百倍甚至千倍的幅度超越7奈米技術,功率效率也能提升50倍。...
2024 年 10 月 0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