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與PC作業系統霸主微軟(Microsoft)從2016年開始便聯手開發能在Snapdragon處理器上執行的Windows 10作業系統,並對外公開展示其研發成果。在2017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雙方進一步聯合宣布,相關研發工作已經完成,採用Snapdragon 835處理器,並且可執行全功能Windows 10作業系統的二合一裝置(2-in-1)最快在2017年底就有機會量產上市,首波推出相關終端產品的PC品牌業者為華碩、聯想與惠普(HP)。
高通技術公司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Don McGuire表示,根據微軟與高通兩家公司各自針對消費者所做的調查顯示,大多數消費者對行動運算裝置最大的期待在於永遠保持連線的功能,以及更長的電池續航力。特別是千禧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年輕用戶,隨時隨地上網連線,幾乎就跟呼吸空氣一樣理所當然。但直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筆記型電腦要連線上網,僅能倚靠Wi-Fi或其他網路連線技術,很難做到像手機一樣,只要一把手機從休眠模式中喚醒,就能隨時隨地立刻連上網路。
有鑑於此,高通和微軟決定攜手合作,將Windows 10作業系統移植到Snapdragon晶片平台上,以提供消費者完整的PC使用體驗,並且讓筆記型電腦、二合一裝置能跟手機一樣,隨時隨地保持在連線上網狀態。自2016年雙方首度對外發表其初步合作成果後,經過半年多研發與微調,高通與微軟認為產品已經成熟,因此選在2017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正式宣布,搭載Snapdragon的Windows 10電腦裝置已獲得華碩、聯想與惠普三大PC品牌業者採用,預計最快在2017年底前,這三家業者將推出相關終端產品。
事實上,微軟早在多年前便曾推出針對ARM處理器架構開發的Windows RT作業系統,但由於處理器的指令集不相容,因此Windows RT少了很多標準版Windows作業系統支援的功能,許多應用程式也有相容性問題。因此,微軟與高通這次攜手開發可在Snapdragon上執行的Windows 10,便記取了當時的教訓。根據雙方的聯合展示,在Snapdragon 835平台上執行的Windows 10不僅能支援所有Office作業軟體,就連第三方開發的Windows應用程式,只要是32位元版本,就能完全支援。目前絕大多數的Windows應用程式都是32位元版本,或至少兼具32位元或64位元版本,只有少數例外僅有64位元版本。未來微軟會在軟體相容性方面繼續努力,以便讓Snapdragon也能執行64位元版本的應用程式。
與傳統基於x86處理器的二合一裝置、筆記型電腦相比,基於Snapdragon 835晶片組的行動運算裝置可以隨時隨地保持在連線狀態,就跟智慧型手機一樣,且由於該晶片內建的數據機可支援Gigabit LTE,因此在網路條件許可的狀況下,其連線速度甚至會比家庭固網來得更快。Snapdragon搭載的LTE數據機最高頻寬可達1Gbit/s,穩定頻寬則可維持在100~150Mbit/s。
除了隨時保持連線的能力之外,採用Snapdragon平台的行動運算裝置,在功耗跟電路板面積上,也比採用x86處理器的系統更加優異。特別是在電路板面積方面,約僅有x86平台的5~6成,這意味著終端裝置製造商可以很輕鬆地在產品內安裝容量更大的電池,近一步提升系統的電池續航時間。
微軟電信生態體系主管Pete Bernard則補充說明,在雙方的合作中,eSIM的導入也是值得一提的重要進展。透過eSIM,消費者可以很輕鬆地將行動運算裝置與自己的手機門號結合,使用手機的資費方案連線上網。如果要更換電信服務商,新的電信服務商也可以透過eSIM所支援的遠端編程能力快速調整SIM卡內的資料,讓消費者不用把裝置帶到實體店面換SIM卡或調整設定,使用起來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