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三維(3D)將成為消費性電子、個人電腦(PC)及行動裝置標準功能配備。隨著愈來愈多電視、行動裝置及電腦顯示器,開始搭載1,080p甚至超高解析度(UHD)面板,過往裸眼3D螢幕畫質不佳的問題可望大幅改善,將有助提高相關產品製造商導入裸眼3D技術的意願,讓消費者毋須配戴3D眼鏡,即可盡情觀賞3D影像。
杜比實驗室與飛利浦3D合作專案總經理Guido Voltolina表示,該公司透過與飛利浦、CPG及面板廠合作,已建立完整的裸眼3D生態體系,準備積極在3C應用領域推廣裸眼3D技術。 |
杜比實驗室與飛利浦(Dolby-Philips)3D合作案總經理Guido Voltolina表示,儘管目前市面上已可見到支援裸眼3D技術的終端裝置,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卻囿於螢幕解析度不及1,080p,加上光學膜和觸控膜影響,造成裸眼3D影像畫質明顯下降,無法符合終端用戶的期待,因此也未如預期獲得市場廣大迴響。
不過,隨著行動裝置、個人電腦及電視螢幕解析度,開始升級1,080p甚至UHD規格,裸眼3D技術將有機會迅速在3C市場壯大。Voltolina認為,行動裝置、PC及電視品牌商正不斷透過強化人機介面(UI),突顯旗下產品差異化,爭取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其中,裸眼3D技術將會是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主要功能選項之一,因該技術能為3C產品的人機介面功能增色。
據了解,現階段市面上的裸眼3D技術無法支援多視角,若應用於大尺寸UHD螢幕,將無法提供消費者優質的使用體驗。有鑑於此,杜比實驗室與飛利浦已合作開發可支援多達二十八個視角的裸眼3D格式和演算法,並與卡麥隆-佩斯集團(CPG)達成協議,將杜比3D格式引進CPG的3D視訊內容製作流程,未來CPG所製作的裸眼3D影片將適用於家中電視播放。
不過,杜比3D格式雖支援多達二十八個視角,卻也引發螢幕解析度下滑疑慮,對此,Voltolina說明,行動裝置的裸眼3D螢幕毋須支援至二十八個視角,因此不影響解析度;而若用於大尺寸電視,杜比3D格式與演算法則可降低螢幕解析度衰減,如以UHD螢幕而言,加入杜比裸眼3D技術後,解析度仍可達1,080p。
然另一方面,由於裸眼3D技術必須搭載光學膜,再加上若要支援觸控螢幕又必須增加觸控膜,導致裸眼3D的終端裝置外觀變厚。Voltolina不諱言,儘管目前展示支援裸眼3D技術的3C產品外觀仍輕薄,不過3C品牌商為追求更輕薄的外觀,未來於產品中導入裸眼3D技術時,確實會面臨此設計難題,不過光學膜和觸控膜的厚度變薄須由面板廠克服相關的技術挑戰,現今杜比已透過和面板業者緊密合作,掌握相關技術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