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新規範將登場 行動醫療產業面臨新變革

作者: 黃耀瑋
2013 年 07 月 16 日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將於今年第四季底定行動醫療應用程式(MMA)規範。為導正行動醫療造成醫療與健康照護行為界線逐漸模糊的亂象,美國FDA已於2011年提出MMA指引草案,2012年則納入更多定義與規定,並揭示將於2013年底前公布最終規範,同時啟動產品上市前認證作業,確保行動醫療軟硬體安全和功能性,已驅動供應鏈業者全面備戰。
 



工研院IEK醫療器材與健康照護研究部門分析師黃裕斌表示,FDA最新MMA指引草案中,明確指出MMA三種定義,凡符合聯邦食品藥物化妝品法201h節內醫療器材定義的行動應用程式,或用於受規範醫療器材的附件,以及將一個行動平台轉換為已受規範的醫療器材程式,均將被視為醫療產品,未來須通過FDA相關認證才能核准上市。
 




UL大中華區生命及醫療健康科學事業技術工程經理林煜庭提到,FDA亦已針對特殊應用的行動醫療產品,設立嚴格的PMA預上市核准規範。



UL大中華區生命及醫療健康科學事業技術工程經理林煜庭補充,行動醫療係指醫療保健器材透過應用程式連結行動裝置,並提供生理資訊量測與分析功能的應用模式。然而,應用程式內建於行動裝置中,不受嚴格的醫療器材法規限制,許多業者雖以健康保健為產品訴求上架,但實際上或多或少已涉及醫療行為,導致兩者的應用界線日益模糊,並影響使用者認知與使用安全,迫使FDA出手管理。
 



林煜庭指出,FDA已於今年中揭露新的行動醫療規範草案,包括相關軟硬體上市前的資訊安全、功能有效認證,以及風險管理建議指標;同時也規畫在今年9~10月進入最終審議階段,將公布完整的行動醫療MMA認證法規,未來所有在美國申請上市的行動醫療軟體硬體均納入FDA的510(k)醫療器材認證規範,須與已上市同類型產品做評比,達到標準才准許銷售,勢將墊高行動醫療產業進入門檻。
 



據悉,510(k)許可上市認證針對醫療器材的安全性、可靠度和功能完整性列出至少十八項測試要求,且最少須歷經90~110天驗證流程,對行動醫療軟硬體供應商的技術與資金投入無疑是一大考驗。
 



有鑑於此,黃裕斌強調,今年上半年已有不少醫療產品或服務供應商發動購併攻勢,以提升行動醫療應用程式開發能力,包括雲端電子病歷服務暨軟體開發商Athenahealth今年1月以2.93億美元購併行動醫療應用程式開發商Epocrate;而穿戴式健康產品供應商Jawbone更大手筆收購Massive Health、Visere與BodyMedia,全面增強生理資訊監測技術和應用程式產品陣容。

標籤
相關文章

擴大營收來源 高通加碼投資行動醫療

2013 年 03 月 25 日

為物聯網點燈 GSMA/高通力推Connected Life

2012 年 12 月 04 日

擴大營收來源 半導體商加碼投資行動醫療

2013 年 04 月 22 日

行動醫療火紅 藍牙4.0/NFC應用版圖再擴張

2013 年 07 月 18 日

融合ICT/醫電技術 可攜式超音波設備吸金

2013 年 07 月 23 日

專業級穿戴裝置跨足醫療應用 可伸展元件需求增

2017 年 11 月 24 日
前一篇
搶占智慧手表先機 飛思卡爾祭32bit MCU大軍
下一篇
防堵低價32位元MCU進犯 8位元ASIC MCU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