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第40屆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以「智慧聯網」為主軸,建置「智慧聯網創新體驗館」,期為台灣電子產業與物聯網(IoT)應用搭橋,推動台灣智慧聯網應用發展。
工研院產經中心企畫與推廣組行銷推廣部經理陳嘉慧表示,透過電子產業與智慧應用接軌,將有助於台灣物聯網實力的提升。 |
工研院產經中心企畫與推廣組行銷推廣部經理陳嘉慧表示,隨著智慧聯網風潮興起,無論智慧交通、智慧建築等應用都須與電子產業結合;然而台灣廠商缺乏與智慧電子產業接軌的管道,而智慧聯網創新體驗館的建置,便是要讓新興應用與台灣既有產業能夠相互結合。
第40屆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以「智慧聯網」為主軸,融入智慧城市概念,規畫出智慧建築、智慧家庭、智慧健康、智慧購物、智慧交通等五大未來體驗區;並包含物聯網六大應用,如智慧照護、智慧育樂、智慧節能、智慧製造、智慧交通及智慧物流;另外還有八大產,如積體電路(IC)設計、觸控面板、感測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裝置、網路通訊設備、雲端運算等產業。
同時,展會期間也將舉辦智慧聯網商機媒合會,提供台灣廠商與有興趣投入或具購買需求之國際業者一個交易平台,進而協助國內業者拓展全球市場爭取商機。
陳嘉慧進一步指出,物聯網對於台灣的機會,在於聯網應用只要簡單的控制器便可符合其需求,不再只是由功能強大的中央處理器(CPU)與大型企業獨占鰲頭,將提供台灣中堅企業崛起的機會。
另一方面,著眼於台灣業者在國際認證與標準制定上屢受阻礙,因此台灣政府主導成立了物聯網聯盟,將協助台灣廠商在國際標準的制定上,以群聚力量爭取有利條件,該組織成員包含中華電信、聯發科、宏碁、華碩等。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祕書長陳文義補充,因應數位匯流、數位聯網趨勢,政府為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實力的中堅企業,因此如工業局、經濟部等單位正研擬延長企業分紅的繳稅時間,同時提供具創新應用的廠商無息貸款等方式,協助其推出產品,並促進本土企業茁壯。
陳文義強調,綠建築、醫療、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庭、智慧節能等應用都是未來具有前景的領域,其中,醫療應用為最有潛力的項目。此外,近年於中國大陸興起的智慧圖書館,因台灣具備良好的智慧倉儲技術基礎,也相當具有機會。另外在智慧交通方面,配合未來政府的政策推動,許多基礎公共建設如影像感測、通訊系統、智慧型運輸系統(ITS)的需求也將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