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設備的連線需求隨著使用情境而有差異,對於微控制器(MCU)的需求也有不同。對於競爭激烈的MCU廠商而言,除了追求硬體成本的競爭力之外,客戶的應用開發成本、上市時間也是必須考量的重要環節。因此,開發平台的完善與否,也是MCU供應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德州儀器半導體行銷與應用嵌入式系統總監詹勳琪認為,物聯網的特性使得MCU的客製化需求備受重視,其中研發所投入的時間、人力資源更是一大成本。該支出也許無法直接反應在物料清單上,然而投入的資金有時比晶片採購成本還高。
在物聯網時代,連線通訊功能成為MCU主要必須導入的重要技術,然而在工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智慧家庭等等使用場景皆有不同的連線需求。以智慧家庭為例,在台灣住宅環境以公寓大樓為主,Wi-Fi與BLE技術即能滿足多數應用需求,然而在智慧工廠使用情境中,所需要的連線距離可能必須使用ZigBee Mesh技術才能滿足需求。若是再考慮需要傳輸的數據資料量,又多了許多考量的因素。
詹勳琪認為,MCU要達到高性價比,除了硬體、軟體本身的成本考量之外,降低研發所投入的資源也是提高性價比的另一種思維。以物聯網使用情境所需要連線功能MCU為例,如何建立一個平台,創造更多可以重複使用的價值,並且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提供客製化的MCU產品,亦是創造高CP值產品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