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行動通訊營運商爭先恐後地宣布將加速其長程演進計畫(LTE)網路的導入時程,中華電信亦於日前鬆口表態將於2012年在台展開LTE網路布建。Ovum認為,電信業者間的競爭漸趨白熱化,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因,然若某一領導電信品牌延遲LTE網路布建,恐將引發骨牌效應。
Ovum網路與科技首席分析師Julien Grivolas指出,電信業者彼此間的較勁,是推動這波LTE熱潮的關鍵。 |
Ovum網路與科技首席分析師Julien Grivolas表示,根據各家電信業者所發表的網路布建時程來看,2010年將是LTE從實驗室邁向商業營運的一大里程碑,而日本NTT DoCoMo與北美AT&T、威瑞森(Verizon)則可望是全球第一批導入LTE的電信業者。然而,各家電信業者對LTE如此積極的背後,卻有各種不同的原因。
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中,可分為3GPP1與3GPP2兩個次陣營,其中威瑞森所屬的3GPP2陣營,在高通(Qualcomm)所主導的超行動寬頻(UMB)已宣告壽終正寢的情況下,由於早晚要轉投3GPP1陣營LTE的懷抱,因此不少業者均抱持著不如直接到位的想法,以LTE來和現有3GPP1營運商的強化版高速封包存取(HSPA+)競爭。Grivolas分析,3GPP1陣營的電信業者眼看競爭對手將以更先進的技術在市場上攻城掠地,當然不可能毫無反應,因此紛紛提前其LTE網路的布建時程做為回應。
然而,對電信營運商而言,合理的網路布建決策應通盤考量其應用服務型態與可支援的終端裝置數量與種類多寡。Grivolas指出,有完整的營運計畫,才會放手進行大規模部署。因此,各家電信業者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在LTE網路布建上,多半要視競爭對手的動態而定。以威瑞森和AT&T的情況為例,如果威瑞森放慢腳步,AT&T便沒有非大力投入不可的理由。
所以,2010年雖然是LTE邁向商業營運的重要里程碑,卻不太可能出現LTE用戶群大幅成長的情況。根據Ovum預估,直到2013年,全球LTE的用戶群才可望超越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的用戶數量,成為行動寬頻市場的真正主流。